哈喽,大家好!马上到了农历的七月初七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女儿节、七姐诞。是中国具有悠久文化传承的传统节日。
要说七夕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以女子乞求贤惠、心灵手巧为主要内涵。到东汉时期,有了牛郎与织女的传说之后,才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也是我国最具浪漫色调的传统佳节,更被喻为“中国情人节”。
后来,随着发展,陆续形成了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传统习俗。总体上表达的是男子忠诚,女子贤惠,男女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对爱的承诺。
有的学者认为,七夕节的本意就是未婚女子的节日。他们认为,在当时的那个时代,未婚男女在一起的可能性不大。到了七夕这一天,未婚女孩穿上漂亮的衣服,心向善良,举头望天,祈求上天赐给自己聪明贤惠、心灵手巧,还有精美的女红,美好的姻缘。所以,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女儿节。这种解释还是蛮有道理的。
再就是七夕节这天,一群女孩凑在一起,穿针引线,制作精美食物,绘制漂亮图案,还有举办各种活动,用以展示各自的才艺和手工技艺,所以,又叫“七姐诞”。
由此来看,乞巧节、女儿节、七姐诞都与男子无关。只是到了后来,有了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且据说这个故事的发生时间正好在七夕节这一天,所以,也就又赋予了七夕节更多的文化内涵。
之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又把七夕节称作“情人节”,这可能就有点牵强了。从正规的含义来看,叫“爱情节”还是比较合乎常理的。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现在的传统节日已经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七夕节也不例外,到了这天,现代的青年男女基本上都是沿袭情人节的做法,吃、喝、玩、乐,怎么享受怎么来,怎么开心怎么做。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潮流。
在过去,七夕节还是有很多习俗活动的,如今已经没多少人去照做。但今天还是简单介绍一下。从下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女孩子们的活动,与男孩子真的关系不大,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1、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就是用一根线,一次性穿过7根针。看看,难度还是很大的,谁穿过去,说明谁的手巧。
2、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就是夜晚将些瓜果皮等置于一木板或其它处,晚上由喜蜘蛛织网,网织得越稠密越美观,说明这个女孩越心灵手巧。
3、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就是将花针(带彩线的针)投入盛水容器内,观察花针投下的影子,或粗或细,或长或短,以验证女子的才气。
4、兰夜斗巧:据说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就是做出很多稀奇古怪的形状或物件,大的小的、丑的俊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等等,放置于房间的各个角落,把宫女的眼睛捂起来,让他们在屋内摸索寻找。摸到好的,那就说明这个宫女聪明伶俐;如果摸到的是丑的,那就说明这个宫女笨手笨脚;以此类推。
好了,今天关于七夕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就介绍这么多,实际上,七夕节的礼仪习俗还有很多,但有些与当时的封建迷信思想有关联,有些现在几乎已经接近消失,就不再多啰嗦了。
不知大家对此是否感兴趣?欢迎一起探讨交流沟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