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退出四大火炉城市」其实之前并没有四大火炉的说法,最早是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他们都是长江沿线的特大城市。
但是他们真的是最热的吗?
并不是,比如安庆就比南京热,宜昌比武汉热,奉节热过重庆主城区。
之所以重庆武汉南京被冠以火炉称号,是因为它们出名。
三峡大坝修成之后,副热带高气压常年比之前略偏东偏南(此处有争议)。
武汉火炉
谢谢邀请,论纬度,重庆、武汉、南京三大火炉城市比广东高,太阳高度也低,为什么都集中要长江流域呢?这主要还是与天气系统有主要关系,其次也有地形因素。
上图是副热带高压588标准线覆盖的区域,图中可以看出,副热带高压力覆盖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南京等地。每年7月底8月初,副高最后一次北跳,把主雨带推向我国北方地区,同时西伸北抬,长江梅雨结束,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长江流域进入干旱季,给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高温闷热天气。
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也很多,为什么单单长江中下游地区城市成了火炉呢?这主要是时间节点不同,同时停留时间也起到了作用,大暑季节,北半球太阳高度虽不是太高,但获得的热量一直处于盈余状态,热量积蓄达到鼎盛时期,加之进入了数伏节气,炎热时间比较长,这个时间段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可谓酷暑闷热,高温少雨,炎热程度似火炉。
无论是重庆还是武汉、南京也好,它们所处的地形都是低洼的盆地,上图是武汉城市,四周都是高,武汉处于江汉平原上,这种四周高的地形特别不容易散热,热量集聚在低洼处,也是形成火炉地带的原因,南京、重庆也是如此,周围的山脉,给热量扩散带来的很大影响。
水汽潜热也起了一定作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刚刚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梅雨期,水汽充足,在太阳暴晒下,水蒸气饱含着大量潜热,加之在长江沿岸,水汽来源较多,在风力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水汽能带走热量,减缓高温程度,可副高影响,无风少雨,这些水蒸气起到了加剧闷热、湿热作用。
今年重庆高温日数不多,少于武汉、南京等地,也与副热带高压有关系,厄尔尼诺年副高偏东、控制重庆时间较短,而相应的武汉、南京却出现的高温日数较长,却给了重庆凉夏的机会。
副高也是会变化的,每年都有差别,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均有上榜机会,只不过是重庆、武汉、南京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多,才有更多上榜条件,今年7月哪些城市上榜了见下表:
感谢邀请!
大家都知道,之所以重庆、武汉、南京能够排在火炉榜上,是与这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城市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总体而言,虽然长江都从这三个城市穿城而过,有充足的水汽来源,同时夏季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和影响,导致气流下沉、增温明显,因而整体温度偏高形成桑拿天。
但是三者的地理位置、城市发展等又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形成火炉的条件自然也就有以下差异。下面小地就来一一分析一下。
1、重庆重庆地处我国长江上游地区、西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东邻两湖、西接四川、南靠贵州、北连陕西,属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东南、南、北分别有巫山、武陵山、大娄山、大巴山阻挡,仅西面敞开,且总的趋势为东北、东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分别由南、北向长江河谷中心地带逐级降低。
由于重庆地形相对封闭,受地形的阻挡和盆地地形的保温效应共同影响,一方面气温偏高,另一方面则是空气湿度大,高温加高湿自然让难耐。不过重庆之所以多美女、好吃辣椒等,想必与这一地形、气候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吧。
2、武汉武汉地处我国华中地区,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地带,长江及其最长的支流汉江在此交汇,形成了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鼎立的城市格局。
由于武汉及其周边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广阔,相比而言水汽蒸发量大,而整个城市在团团水汽的笼罩之下,一方面地面热量难以消散,另一方面则是不利于人体散热,因此显得比较闷热。
不仅如此,武汉整个城市发展迅速、日新月异,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
3、南京南京地处我国华东地区的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的襟江近海地带。近年来,南京火炉城市的帽子已经被摘了,逐渐被福州、杭州、南昌、西安、南宁、合肥等城市取代。
南京作为旧的火炉,导致其温度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南京以低山缓岗为主(也可说成四面环山),对夏季风有一定的阻挡作用,同时距离副热带高压中心较近,下沉气流和伏旱天气较为明显。不过随着南京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改善,南京已经不在新火炉名单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