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大概很少有人能够像孙宏斌这样,将人生过得如此跌宕起伏。
他15岁考上大学,19岁攻读清华工学硕士学位,22岁进入中国环境科学院工作,26岁被柳传志钦点为接班人。
结果,而立之年,他却锒铛入狱,在牢里度过了自己30岁生日。
就在大家都以为,他这辈子就这么毁了.
可他出来后,却又东山再起,40岁一跃成地产界的大佬。
他身上的标签实在太多。
比如,地产男神、搅局者、白武士、接盘侠…….
翻开他在某平台的个人账号,金句频出,被人调侃为“金句王”。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孙宏斌的传奇人生。
1963年,孙宏斌出生在山西临猗县角杯乡潘西村,一个在黄河滩边上的小村庄。
母亲希望他身体健壮,于是给他取了个小名“强娃”。
父亲希望他文武双全,为他取名“孙宏斌”。
父亲在太原西山矿务局工作,母亲是村里的妇女主任。
夫妻俩工作忙,根本顾不上孩子。
作为四兄弟中的老大,孙宏斌管好自己的同时,还要帮忙照顾弟弟们。
受母亲影响,孙宏斌从小就喜欢看书,不论是上课下课,他总是在看书。
但这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他的成绩一向拔尖。
书籍为他打开了一个精彩的世界,让年幼的孙宏斌极度向往。
13岁这年,他就离家到县城上高中。
当时,小县城只有一家书店,为了看书,孙宏斌每天早早起床,裹着大棉袄,走几里路,在门口等书店开门。
书店一开门,他就进去蹭书看,常常一看一整天,偶尔还被老板锁在书店里面。
书店老板是个热心人,看在孙宏斌实在爱看书,经常大发慈悲,为他留门。
等他看完书,才收摊关门。
1978年,恢复高考第二年。
这一年的竞争尤其激烈,许多人拖家带口参加高考。
但录取率不到7%,简直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15岁的孙宏斌,在众多的考生中,显得特别稚嫩。
结果,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临近高考,孙宏斌突然生了场大病,无法参加高考。
校长爱才,特地为他申请了单独考试的机会,他输了两三次液,打着吊瓶咬牙扛过了高考。
好在结果没有辜负他的努力,他顺利考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攻读水利专业。
然而,孙宏斌并没有因此松懈下来。
大学期间,他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总是泡在图书馆里读书、思考,一泡就是一天。
这个时代的大学毕业生是香饽饽,加上水利专业是热门专业,一毕业就能捧上“铁饭碗”。
可孙宏斌没有急于就业,而是再一次死磕自己,考上了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1985年,他顺利拿到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进入中国环境科学院工作,捧上了铁饭碗。
这一年,他22岁。
就这样,孙宏斌花了22年的时间,从山西的一个小山村,一步一个脚印,走到北京,并且在北京扎下根来。
体制内的工作,无惊无险,平淡如水。
如果照这样走下去,几十年后的孙宏斌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教授,也有可能会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
然而,孙宏斌的心中有一团火,一团不甘平凡的火焰。
比起安稳,他更想要轰轰烈烈的人生。
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经吹遍全国各地。
20岁出头的孙宏斌,正是血气方刚之时。
在全民创业激情的刺激下,注定不会甘于平淡,过这样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
1988年,在科学院过了3年平淡日子的孙宏斌,被某个计算机公司的招聘广告搅得躁动不安。
这家公司就是联想。
一边是稳定的“铁饭碗”,一边是滚烫的、充满激情的未知之地,孙宏斌陷入了犹豫之中。
最后,那个不甘平庸的灵魂占据上风,帮他做出最终的选择,他拨通了公司招聘部的电话。
这场应聘异常顺利,仅仅是电话里的几分钟,对方就敲定了孙宏斌。
彼时的孙宏斌不知道,就是这个决定,让他的人生从此变得波澜起伏。
25岁的孙宏斌,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三次选择。
高考、读研、跳槽,他的每次选择似乎都出乎同时代人的意料。
显然,他的眼光看得更远,他的每次选择,都有很强的目的性。
一旦认准目标,他就不惜一切代价地投入,不顾一切地坚持,投入自己所有的激情。
孙宏斌的这种另类的“疯狂”,贯穿在他人生的每个重要阶段。
在同时期进入联想的一群“天之骄子”中间,孙宏斌并不起眼。
他从小就不爱说话,看起来有些木讷,还有着一口沉重的山西口音,常因此遭到嘲笑。
孙宏斌的骨子里,有山西人“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狠劲。
很快,他就用行动和业绩,证明自己才是那匹“黑马”。
在销售部普通职员的岗位上仅仅干了几个月,他就以出色的业绩得到提拔和重用。
26岁这年,不过短短的两年时间,他就被提拔为企业部经理,掌管着18家分公司。
他上任不过两个月,就带领手下的人建立了13个独资分公司。
年底,又迅速解决产品积压的困境,迅速卖出1000万元的产品。
当时掌门人柳传志,认为他是可造之材,有意把他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
据传,柳为了纠正他的山西口音,让他每天到自己的办公室用普通话讲一个故事。
柳传志的意图很明显,不出意外的话,孙宏斌就是下一任掌门人。
可偏偏就在这时候,危机出现了。
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瞬间跌落神坛。
他因手中掌握着1700万元的货款,以“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这一年,他27岁,儿子才四个月大,锒铛入狱。
30岁生日这天,他拒绝了妻子的探视,蹲在墙角一夜无眠。
1994年3月,孙宏斌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1年多就被释放了 。
“我坚信人不应该纠缠过去的是非对错,应该向前看,往前走。”
出狱后,他找到柳传志,反思了自己过去的问题,一笑泯恩仇。
他拿着柳传志借给他的50万元,来到天津,投身于房地产行业。
新的城市,新的行业,孙宏斌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上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和原来前呼后拥相比,这次创业开始得有些惨淡。
在天津五大道,一间临街的小院子,孙宏斌办了一家叫“顺驰”的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
顺驰,就是“孙氏”的谐音。
看得出,在狱中的三年多,并没有磨掉他的野心。
相较于其他代理公司用人的“不拘一格”,他聘用的销售人员是清一色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乍一看,格局就比同类公司高出不少。
向来高调做事的孙宏斌,很快就在天津的房地产闯出一番天地。
机会终于来了,20世纪末,中国房地产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快车道。
擅长豪赌的孙宏斌,抓住了这次机会。
2000年8年,孙宏斌以1.72亿元。
在天津史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招标会上拿下其中的两个地块,轰动津门地产界。
不过,按照拍卖规则,他需要在一个月内将1.72亿元缴纳到位。
这一年,孙宏斌才37岁,进入地产界也才6年。
在很多地产界大佬眼里,他不过是个年轻人,人前人后叫他“小孙”。
他们认为,“小孙”绝对拿不到这么多钱。
然而,他们忘了,小孙26岁就成了柳大佬内定的“少帅”,人脉还是不错的。
他到处游说,日夜奔波,按时缴足了资金。
在庆功会上,说起这一个月的奔波,他几次哽咽,泪流满面。
紧接着,他开始在天津大规模扩充。
三年间,开出60家中介连锁店,覆盖了整个天津市场。
他的房地产项目,占了天津市房地产市场的20%。
不论是此前在柳传志手底下干活,还是自己创业,孙宏斌始终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桀骜。
2001年,孙宏斌还没有走出天津,就杠上了地产界的大佬王石。
这年,他参加王石提议发起的中城房网的一次论坛。
期间有人提议由万科牵头,一起到全国拿地。
众人自然是一片附和,坐在角度的孙宏斌却大言不惭:
“为什么要以万科为主?”
全场人吓得目瞪口呆,没人敢回答他。
但孙宏斌并没有谦让的意思,继续说:
“那就让我们来起草吧。”
2003年7月,又是在中城房网的论坛上,他再次语惊四座,放出豪言,要做全国第一。
甚至叫板王石:
“也就是要超过在座的诸位,包括王总。”
随后,他又在访谈中口出狂言:“万科不是我们的对手。”
此后,江湖中的孙宏斌多了个名字,地产界的“白衣骑士”。
2003年,孙宏斌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这一年,他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审理自己当年的案件。
最终,经过调查,撤销了1992年对他的判决,改判无罪。
孙宏斌洗脱了自己身上的污名。
尽管失去的时光不能重来,但他明白,过去的已经过去,而未来他仍旧大有可为。
眼下,公司正在起步,伤春悲秋对他来说毫无意义。
在房地产这件事上,孙宏斌沿袭了他一贯的超强目的性。
他不做和事佬,不做低眉顺眼的“小孙”。
每一次,他都语惊四座。
这是他的风格,也是他的策略。当然,也是他的软肋。
外界觉得,孙宏斌是个疯子。
比如,他在公司调整扩张这件事情上就特别疯狂。
2003年至2004年,仅仅1年,孙宏斌速度特别快。
他将一家津门房地产公司,摇身一变成为全国性的地产公司。
2004年,公司完成92亿元的销售额,赶超万科似乎就在咫尺之间。
孙宏斌说,自己不疯也不狂,不过是个经历丰富的普通男人,感性幽默重情重义。
他在全国拿地、建房子、卖房子的快速节奏,并非莽撞。
在外人眼里,孙宏斌是个愣头青、搅局者。
但是许多人忽略了,孙宏斌并非江湖草莽。
他出身清华,在哈佛商学院和英特尔的CEO一起共同学习过。
无论是拿地还是销售,他都有自己一套缜密的思考。
有人说,如果房地产调控再晚一年,说不定孙宏斌真的能够完胜王石。
世界是公平的,给你机会的同时,也暗含了风险。
房价上涨太快,房地产过热,国家很快介入调控。
这让依靠这碗饭的孙宏斌,瞬间跌入谷底。
2006年,公司资金链断裂,孙宏斌以极低的价格出让了55%的股份,失去了对公司的控股权。
再次跌落神坛的孙宏斌,快速调整好心态,将大多数精力集中在融创集团的业务上。
2008年,房地产的再次狂热,给了孙宏斌很好的机会,东山再起。
很快,孙宏斌看准机会,用20.1亿元拿下该年度北京冷清土地市场中的“新地王”。
这次拿地,相当于是孙宏斌向定界宣告自己的归来。
2010年,孙宏斌的融创中国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江湖中,又多了一个他的传说。
有人戏称,公司上市后的孙宏斌,手里有了更多的资金,又得到了另外一个标签“接盘侠”。
这不得不说到他和贾跃亭、王健林之间的故事。
2017年,孙宏斌斥巨资165.6亿元,出手投资贾跃亭。
然而,贾老板的公司业绩依旧惨不忍睹,股价一路下跌。
最终,这笔巨额投资血本无归,孙宏斌一度在媒体面前哽咽落泪。
有人问他:“回头看,孙总后悔入股乐网么?”
他回答说,做生意总是有赚有赔,任何事都有风险。
“人其实是不能预测未来的,只能不断地应对、调整。
坦然面对困难、坦然面对结果,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在商言商,这个世界上哪里有永远赚钱不赔钱的商人?
孙宏斌永远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个商人。
同年,他又以632亿元,接下了王健林地产公司所有的文旅项目。
人们说,那个“孙疯子”又回来了。
陷入买买买的孙宏斌,依靠并购,买出了超大体量的地产帝国。
然而,大规模并购的结果,给他带来了高额的负债率。
以至于,总有记者问他,他的钱是哪里来的?
对于外界对他大规模并购的疑虑,孙宏斌却很幽默地说:
“我们买东西是很克制的。”
许多人在想,孙宏斌曾因为现金流的断裂而跌入谷底。
那么他会在同样的事情上,再次摔跤吗?
房地产调控加上疫情黑天鹅,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孙宏斌有自己的考量和野心,活下去很重要,企业发展也很重要。
作为一个商人,他想两者都要。
有孙宏斌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房地产的地方,就有孙宏斌的传说。
江湖上都说他很激进,关于这一点,他也解释过。
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激进的人。
理工出身的孙宏斌,其实是个理性的人。
他厌恶风险,从不开快车,也不允许司机开快车。
“之所以被认为激进,是因为我觉得没想好的事坚决不干,想好的事就坚决果断去干。”
当朋友们担心孙宏斌会再次面临现金流失败时,他却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搞事业。
听得见炮声,敢拼刺刀。既然决定去干,就不怕死。
曾有记者问孙宏斌:
“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他回答说:
“在工作中、战斗中死去。”
他曾经在社交平台上坦言:
“经历过很多事,坐牢、极度困难、一次又一次失败,没有人愿意经历这些。
但是碰到了就坦然面对,经历了就把它们变成财富。”
商场如果是战场,孙宏斌已经在这里几番沉浮。
他赢过,也输过。
他重头再来,又再次攀登高峰。
孙宏斌是目标感特别强的人,想要就去争取。
他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闯过一道道难关。
他最痛恨一个人不努力。
“你要是努力了但不行,这可以理解;但要是根本不努力,不能容忍。”
正是这样的信念,他才能在一次次人生低谷中,重头来过。
今年59岁的孙宏斌,即将迈入耳顺之年。
未来无论如何,回首来时的路,他都可以坦然对自己说:
活得精彩,值了。
作者:朱小畅&比特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