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生是曾国藩的号,有浴火重生之意。
出自秉钰写给曾国藩的一封信,原文为:比如点灯,灯油耗尽时,风就不会有可乘之机把火吹灭,你的懒怠的心也该像灯油一样被耗干才能不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干扰,最后望你荡涤旧时的耻辱,早日得以复生。
涤生
别名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出生地湖南长沙府湘乡县
出生日期1811年11月26日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镇压太平天国,攻克天京
中文名曾国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职业两江总督,直隶总督
代表作品《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
人物简介曾国藩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作为晚清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从清末开始,曾国藩生前最看重的名声已经毁誉参半。[1]从民国章太炎所称的民贼,到解放后范文澜所说的汉奸、刽子手、卖国贼,曾国藩顶着这些帽子进入历史。新中国建立后,老一代史学家在曾国藩是刽子手还是近代化先驱这个命题上,耗费了不少心思。
曾国藩对国家民族贡献最大的是其家教理论,核心思想为:以八本为经,以八宝为纬,以四字要诀(勤俭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经纬连贯,脉络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师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不同中国传统的关于教育后代的核心理念,反对孔孟朱子颜氏等著名家训所一贯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学说,并付诸实施。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的曾氏后人。它对当今社会几乎每个家庭所面对的教育困惑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八宝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医药;
四字诀:勤俭孝友(勤劳俭朴持家,孝敬父母长辈,友好兄弟姐妹,团结左右邻居)。
他不受封建的影响,让两个儿子自由学习,也教儿媳妇学习。
为了教育后代,曾国藩将其在双峰荷叶堂所建的住宅命名为八本堂,并将其内容刻于其匾额之上以宣示后人。它是集古今中国家教思想之大成的,最系统最科学的家教殿堂。(后来其子曾纪泽将其改为富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