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是什么意思?
“一丘之貉”这个成语在中国语言中广泛流传,用来形容两个人或一群人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品行、能力、行为等方面,通常是指坏人互相勾结、相互配合,团结起来为了共同的不良目标而努力。
成语来源
“一丘之貉”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一年》:“国人逐我,我必拥億万,与国人告状,国人辛苦力竭,我食道粮食,以为朝无道,弗应?”这里的“一丘”指的是一座丘陵,而“貉”是黄白色的毛皮用来祭祀神明的动物,均值得珍贵。成语的意思就是一座丘陵上的多只“貉”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多只“貉”之间是互相配合、互为伙伴的关系。
用法和意义
“一丘之貉”一词主要用来形容坏人之间相互合作、内外相勾结,协同行动,以达到共同的不良目的。这种合作默契的人群往往具有相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利益追求。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勾结在一起为非作歹、损人利己、违法乱纪的不良分子。他们之间相互勾结,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会对他人和社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然而,不只是指坏人之间的勾结,有时候“一丘之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群人互相团结、关心和帮助的场合,特别是积极向上的团体。在这种情况下,成语可以表达人们团结合作的价值观和力量。
总结
“一丘之貉”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准确地表达了具有相同品行、行为和目标的个人或集体之间的紧密关系。它常常用来批评那些背离正道、互相勾结、危害他人的不良行为,同时也可以用来称赞那些互相关心、合作共进的积极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