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是振声学校吗

不是山大附中的高中部。

是独立的学校。

济南振声学校(原济南山大实验学校)是由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出资于2018年2月成立的一所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山大附中只招收山东大学及集团相关单位(山大附中、齐鲁医院、其他相关单位)子女以及双招双引外,并不对外招生。

山大附中本体分洪家楼校区和千佛山校区,直升小学山大附小在千佛山校区,洪家楼这边小学部分和洪楼一小合作,也就是有一部分山大子弟是在洪楼一小读小学,然后直升入山大附中。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中文名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别名山大附中

创建时间1910

类别公办

类型中学

学生人数1460

教师人数81

所属地区山东省,济南市

学校属性省重点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北路177号

学校地区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学校历史概况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学。随着山东大学的诞生而诞生。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官立山东大学堂,设专斋、正斋(相当于中学)、备斋(相当于小学)。迄今已经102年的发展历史。100多年来,山东大学附中和山东大学一样,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复校的多次变革。曾汇纳过几所中学。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提高民族素质教育的发展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创立清朝末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中,山东巡抚袁世凯于1901年上奏《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是年11月《折稿》获准,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创办了官立山东大学堂。首任校长是政界闻人唐绍仪(时称管理总办)。第一批招收学生300人,分专斋、正斋(中学)、备斋(小学),分斋督课。课程设置除经史子集外,还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外国语等课程。学制初为三年,后改为四年。1904年由泺源书院迁入杆石桥新校址(现为山东省实验中学)。1906年7月将原来的正斋和备斋改称预科。时任监督为陈庆和。1910年山东高等学堂增设附属中学。后因战乱停办。1926年6月30日,奉系军阀张宗昌督鲁,下令在济南重建山东大学,颁布教学大纲(附省立专门六校,高中四校并归大学办理)。

1926年7月24日经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将山东省第一、第二、第六、第十四等四所中学的高中部学生拨给省立山东大学作为附属中学,同时向社会招生。著名社会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季羡林先生就是在1926年考入山东大学附中的学生(他1929年转入由山大附中高中部改设的山东省立济南高中。193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停办1928年8月日军占领济南,山东大学迁校临沂,此后山大附中停办。全国解放以后,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恢复生产并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此就必须准备大量的各种类型的建设人才,在这种新形势的要求下,1952年6月7日,山东大学(山大几经变迁,此时校址在青岛)决定成立附设工农速成中学筹备委员会,山东大学副校长陆侃如为主任委员,叶锦田等六人为委员。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大学于1952年11月附设工农速成中学,同年招收学员138名(原全国妇联副主席郝建秀同志就是山大速中第一届毕业的学生),由山大陆侃如副校长兼任速中校长,赵凌同志任专职副校长,邵平同志兼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工农速成中学学制四年,共招收学员957人。

1953年5月18日山大党委决定撤销工农速成中学临时党支部,设立党总支,决定邵平同志为党总支书记。1955年7月28日教育部通知自1955年秋季开始,工农速成中学执行普通中学校历,53、54年入学的学生一律改为四年制。1956年7月10日邵平任山大工农速成中学校长。1958年7月18日工农速成中学分文、理科招收二年制高中班学生100人。是年就原校改为山大附属中学。同年山大奉命从青岛迁入济南后,山大海洋学系留驻青岛成立山东海洋学院,山大附中易名为山东海洋学院附属中学。1963年夏,青岛市教育局接收了海洋学院附中,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九中学,隶属于青岛市教育局领导。

山东大学1958年下半年由青岛迁至济南后,着重解决迁校后的问题,于1959年1月5日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暂不恢复附中。后来由于国家经历经济困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20余年中山大附中一直处于停办阶段。

发展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文革以后,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教育事业获得新生并得到迅速发展。当时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绝大多数院校设有附属中学,且办学质量较高,多数成为当地的名校。从客观上说,山东大学周边中学较少,山大教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突显出来,重建山大附中已成为山大广大教职工的愿望和要求。1983年初山大党委经研究,决定筹建中学,校名暂定为山东大学职工子弟中学,并由当时的总务处处长梅恒起同志任筹委会主任,史佩云同志为临时负责人。校舍临时设在山大老校二宿舍南门外一排平房内,同年8月招收高中一年级学生一个教学班24人、初中一年级学生一个教学班47人,任课教师6人,学生全部为山大教职工子女。1984年3月24日,山东大学职工子弟中学经山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核定规模500人。

基础设施学校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配有五个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一流的学术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双向控制的闭路电视系统、微机室、语音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对学生开架借阅,吸引着众多渴求知识的学子们。

师资风采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大附中引领风骚,立于不败,得益于先进的办学理念、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科学、民主、人文、规范的管理方法。

山大附中现任校级领导由:校长赵勇,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庄晓迎,副校长陈立军、申桂华;部门领导有:办公室主任郑廷伟、教务处主任董会丽、副主任朱子炎,政教处主任甄广军,副主任汤华财、教科室主任王波、总务处主任刘光利,校团委书记张敦迎、工会主席王振泉。

学校设有数学、语文、外语、理综、文综、艺体等教研组。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2130余名学生,131名教职工,其中专职教师103名。学校有特级教师5名,高级教师33名,省级教学能手3名,市学科带头人3名,获省级以上优质课奖励者18人,硕士研究生46人,博士1人。

办学理念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有着严谨、团结、进取、创新的校风, 励志、勤奋、多思、求新的学风和敬业、严谨、博学、拓新的教风,并以校风好,教育教学成绩优异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更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习方面,而是在各个方面都很出彩:本校组织了许多次社会实践,让孩子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能早一步踏入社会,从社会实践中学习,从社会实践中理解父母的辛苦等。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坚持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因为有自由、所以思维活跃;因为有民主、所以积极参与;因为有倾听、所以善于表达;因为有宽容、所以敢于挑战;因为有责任、所以乐于奉献;因为有归属感、所以形成合力 的管理理念,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探索,锐意创新,引导学校师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教育科研引导学校的发展,提出了立足学校实际,坚持校本研究;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师发展;引领学校文化,营造心灵家园的科研理念,坚持学校工作科研化,教学研究课题化的工作思路。

学校重视教师发展,通过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实施分层评价、分层培养,促进教师自主成长,引导、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通过创造氛围,设计课程加强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学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关注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思考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学校建立了科学系统的特色课程体系,开设了学科拓展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等具有开创性的课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的研究和实践,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成立了家长学校, 让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满意是我们的教育服务理念。今天,山大附中校舍精洁、秩序井然,书声琅琅,笑语欢歌;明天,山大附中人才辈出,桃李芳华,发展拓新,更加辉煌。山大附中给予学子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格的培养与孕育。

中考佳绩山大附中人称状元的摇篮,是对学校骄人成绩的肯定。有4名学生获中考状元,97年及2000年均囊括济南市中考第一、二名,2000年及2002年济南市中考前十名中,山大附中均占其三。每年各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近百人次。因材施教,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发展特长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学校荣誉由于教书育人成绩显著,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历下区学科竞赛优胜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基地,并确定为全国尝试教学实验基地,2002年、2003年先后通过了市级规范化学校和省级规范化学校的达标验收。连续12年被评为历下区优秀学校和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12年,2009级中考成绩更是稳居全市第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是振声学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