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屯留区 2022长治市屯留区财政收入

2022年长治屯留区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85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6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89亿元,增长1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93亿元,增长68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48亿元,增长15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33676元、21070元,增长86%、107%。

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585653万元。

屯留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屯留区常住人口为253756人。

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136826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116万元,增长7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第二产业增加值923145万元,增长6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47%;第三产业增加值376003万元,增长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48%。

中文名屯留区

外文名Tunliu District

别名纯留

行政区划代码140405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山西省长治市

地理位置上党盆地西侧

下辖地区1街道6镇3乡、3个开发区和1个工业园区

政府驻地麟绛街道

电话区号0355

邮政区码046100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广泉寺、蓬莱宫

车牌代码晋D

面积1142km²

地区生产总值1368264万元(2020年)

人口253756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建制沿革《舆图志》记述:屯留夏代属冀州。

商、周时代为黎侯领地。

《左传》宣公十六年(前593年)和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春,分别有晋人灭赤狄潞子国,留吁归晋,改称纯留,晋人执孙蒯于纯留的记述,说明西周末期及春秋时期屯留为潞子国领地,称为留吁,归晋后又改称纯留。

《史记·赵世家》记述:(赵)肃侯元年(前349年)夺晋君端氏,徙处(晋君)屯留。"说明战国时期才称为屯留。

西汉时,置屯留、余吾两县,都属上党郡。东汉,余吾并入屯留。

三国、魏、晋时,都沿袭东汉的建制。

北魏,景明元年(500年)分置屯留、寄氏两县,皆属上党郡。不久,寄氏又并入屯留。

北齐,取消屯留建制,将屯留并入长子。

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恢复屯留建制,仍属上党郡。

唐朝、五代,沿袭隋代建制,改属潞州府。

宋朝,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属河东路(故平阳府,今临汾)隆德府(潞安府)。

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屯留并入襄垣,后于襄垣分治,皆属潞州府。

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至清,屯留都属潞安府。

中华民国初年,屯留属冀宁道,后属长治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属太岳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划分屯留、漳西两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改划分屯留、襄漳(漳西、襄西两县合并为襄漳县)两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全县解放,恢复屯留建制,属长治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屯留属晋东南专署。

1958年,与长子县合并为屯长县,属晋东南地区。

1961年,屯长县撤销,重置屯留县,仍属晋东南地区。

1985年5月,实行市管县,撤销晋东南地区,屯留归属长治市。

2018年6月19日,经国务院同意撤销屯留县,设立长治市屯留区,以原屯留县的行政区域为屯留区的行政区域,屯留区人民政府驻麟绛街道东大街51号。

2018年11月23日,长治市屯留区正式挂牌成立。

屯留行政区划区划沿革

屯留区自建县以来到民国时期(抗日战争前),疆域基本未变。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初,日军侵占了县城及东半县较大的村镇,屯留版图遂支离破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府,为了便于抗击日军侵略,在城东寺底一带设立了路东抗日办事处,县城之南设立了路南办事处,为县抗日临时机构。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将浊漳河两侧,即屯留的北半县、潞城的少数村庄、襄垣靠屯留的部分村镇,划为漳南、漳西两县,上属太岳北专署(中共太岳北抗日地区委员会——简称岳北地委)领导。这个时期的疆域划分有两个特点:一是临时;二是适应抗日的需要,所以区分界限不太分明。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原屯留县版图,加之潞城、襄垣、长子的部分村镇,分为襄漳、屯留两个县。即将漳西、漳南两县合并为襄漳县。其县界为:东至潞城县的石窟、安居;西到屯留县的上莲、老爷山、东坡;南到长子县的东王坡、河村、大关,以岚河为界;北到襄垣县的土塔、厩亭、夏店、常隆。全县设5个行政区。屯留县的县界是:东至城关一带;西以良马、小官道为界;南沿丰宜、西流寨;北和襄漳县为邻。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屯留县解放,原襄漳县废,由襄垣划出的部分村镇,仍归襄垣管辖,恢复屯留县称,县政府正式搬入城内。屯留县界为:东至王庄(即王庄煤矿)、东故县(长治钢铁厂)、呈寺;西到林庄、良马、小官道;南至高头寺(驼坊)、丰宜、华寨、小寨;北到王家渠、岭村。全县下设5个行政区,共辖82个行政村,具体分布是:1区驻城关,辖20个村;2区驻老军庄,辖14个村;3区驻西村,辖22个村;4区驻河神庙,辖11个村;5区驻丰宜(后迁驻张店),辖15个村。这时屯留属太岳1专区管辖。

新中国成立后,屯留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东南行政专员公署管辖,全县设置仍为5个行政区,共辖265个行政村。1区政府驻东李高,辖48个村;2区驻上村,辖59个村;3区驻西村,辖68个村;4区驻河神庙,辖56个村;5区驻张店,辖34个村。全县有8个集镇,即:城关、余吾、张店、河神庙、吾元、良马、丰宜、常村。县界四邻是东至乔家庄、良才、东故县(长钢)、王庄(王庄煤矿)、葛庄家,与襄垣县、潞城县、长治市为邻;西到良马、小官道、林庄、大洪沟、雕巢岭,和安泽县、沁源县毗邻;南到丰宜、西流寨、小寨、黑家口,紧挨长子县;北至岭村、老爷山、磨盘垴、王家渠,与襄垣县接壤。

1953年到1955年,改设区乡建制,全县仍设5个行政区,划分95个乡。1区仍驻东李高,辖14个乡;2区由原来的上村迁驻老军庄,辖18个乡;3区由西村改为余吾镇,辖26个乡;4区由河神庙迁移至丰宜,辖19个乡;5区在张店不变,辖18个乡;全县8个集镇除将常村改为路村外,其余7个镇未变。全县疆域,除将东故县等村划为长钢工矿区归长治市管辖外,其它照旧。

1956年到1957年,取消区级政府,改设乡镇制,全县划分为29个乡政府,383个行政村:城关乡辖19个村;西贾乡辖12个村;李高乡辖15个村;呜水乡辖7个村;史村乡辖11个村;中华乡辖10个村;上村乡辖14个村;常村乡辖6个村;路村乡辖11个村;许村乡辖9个村;魏村乡辖16个村;西故县乡辖18个村;崔郭乡辖13个村;余吾乡辖18个村;西村乡辖21个村;上莲乡辖19个村;东坡乡辖17个村;吾元乡辖17个村;河神庙乡辖22个村;丰宜乡辖15个村;丈八庙乡辖12个村;雁落坪乡辖10个村;吴寨乡辖11个村;张店乡辖13个村;中村乡辖12个村;七泉乡辖11个村;西上村乡辖7个村;边寨乡辖7个村;良马乡辖10个村。全县分设7个集镇:城关、余吾、吾元、路村、张店、河神庙、东李高。

1958年5月1日,屯留和长子合并,改名为屯长县,县委、县政府机关设在屯留城。

1958年10月1日,屯长县并入长治市,改名叫屯留联社、长子联社。随之乡、村也改变为人民公社、管理区。当时屯留联社有7个公社、310个管理区,即屯留(城)卫星公社辖42个管理区;路村星火公社辖38个管理区;北张店上游公社辖36个管理区;余吾丰收公社辖39个管理区;吾元烽火公社辖24个管理区;鲍店红专公社辖101个管理区;李高公社辖30个管理区。

1959年9月1日,屯留、长子由长治市划出,复称屯长县,县委、县政府驻地仍在屯留城内。全县为19个公社、576个管理区,其中屯留部分为9个公社、272个管理区。

1961年5月1日,屯长分县恢复原来县名。屯留共辖18个公社、283个大队、1489个生产小队。屯留(城关)公社辖28个大队;河神庙公社辖29个大队;丈八庙公社辖10个大队;张店公社辖9个大队;中村公社辖10个大队;八泉公社辖12个大队;良马公社辖5个大队;西流寨公社辖8个大队;丰宜公社辖14个大队;西贾公社辖16个大队;李高公社辖16个大队;驼坊公社辖10个大队;上村公社辖21个大队;路村公社辖26个大队;上莲公社辖10个大队;余吾公社辖29个大队;西村公社辖10个大队;吾元公社辖20个大队。

1962年,增设了东坡、东洼2个公社。大队和生产小队数未变。仍隶属于晋东南行政专员公署。

1966年,文革初期,贡村、顾车、东古、崔蒙、寺底、峪里等7个大队由长治市复归屯留县,增设了北岗公社,全县共21个公社、292个大队。

1971年,北岗公社的贡村又划归长治市;屯留的良马公社划归安泽县;沁县西南靠近屯留的杨安公社和南泉公社的西沟、里庄、洞长沟、庶纪、下安庄5个大队划归屯留。

1972年,杨安公社和南泉公社的西沟等5个大队又复归沁县。

1973年,全县划为20个公社,282个大队、1367个生产小队。至此屯留县政区划分基本定格.人民公社制一直延续到1984年。只是在1983年,为了避免地名的重复,更改了部分社、队名称,即:原东洼公社更名为西洼公社;原中村公社更名为宜林公社;原驼坊公社更名为高头寺公社,同时有14个大队也更换了名称。

1984年,废止了人民公社制,恢复了乡(镇)村政权。全县划分为20个乡(镇),其中有5个镇,294个村民委员会、1389个自然村。

1985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屯留县改由长治市辖。全县下辖5镇、15个乡、294个行政村,1275个自然村。5镇所辖行政村:城关镇28个、余吾镇33个、吾元镇11个、张店镇9个、丰宜镇14个;15个乡所辖行政村:李高16个、路村14个、八泉7个、上村20个、西村11个、上莲14个、东坡8个、北岗10个、西洼10个、宜林10个、河神庙31个、高头寺11个、西流寨8个、西贾16个、丈八庙11个。

2020年4月,撤销麟绛镇,设立麟绛街道。

2021年4月,撤销西贾乡,原西贾乡的西贾、罗家庄、东贾、牛角川4个村划归麟绛街道。东庄、茶棚、崔郭、杜村、李家沟5个村划归丰宜镇,五里庄、西魏、张贤、后宅4个村划归李高乡。

长治市政区图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3月,屯留区下辖1个街道、6个镇、3个乡:麟绛街道、上村镇、渔泽镇、余吾镇、吾元镇、张店镇、丰宜镇、李高乡、路村乡、河神庙乡。另辖3个开发区和1个工业园区:西流寨开发区、上莲开发区、屯留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庄工业园区区政府驻麟绛街道。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

屯留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东临长治市,南连长子县,西据安泽县,北依襄垣县,地处并、潞、泽、汾四州之通衢。区境处在东经112°28′~113°03′,北纬36°13′~36°30′之间。地势为西北高而东南低。西部多山、地广人稀;东部平坦,居民稠密。南北宽25千米,东西长60千米,总面积为1142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屯留区呈长方形,整个地形西高东低,由西向东逐渐倾斜,自然形成山区、丘陵、平川三个不同类形区域。海拔最高(摩坷岭)1575米,最低(东史村下湿地处)900米,高差675米,全区平均海拔高度945米。

全区地貌可分山区、丘陵、平川三种类型:

山区:主要分布在区境西部地带,面积约459平方千米(合688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403%,辟山环岭,沟谷交错,梁垣紧连,坡陡沟深。土壤主要以山地褐土为主,土壤肥力趋于中等,植被条件较好。山区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人均土地面积大,有发展林、牧业的优越条件。

丘陵:分布在区境中部地带,面积约271平方千米(合406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37%,地形破碎,沟壑坡梁,黄土盖顶,土地零散。土壤主要以褐土性土为主,自然土壤和耕地各占50%左右,一般自上而下,分布规律为红土质褐土性土,红黄土质褐土性土,黄土质褐土性土,沟淤褐土性土等,植被条件较好,有利于发展农、林、牧业的生产。

平川:分布在区境东部地带,面积约412平方千米(合618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6%,距离城市和工矿区较近,土地连片,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好,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

屯留区土地,按其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覆盖特征等因素,可分为农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居民点、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暂难利用地等10个类型。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各地土地的分布表现明显的地域性,农耕地主要分布于平川、盆地周围的丘陵;林地、牧地分布于西半县山区及靠山区的丘陵;未利用地、暂难利用地的分布集中于山区。

气候

屯留区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温暖带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季风强盛,冬长夏短。春季风多,气候干燥;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热量水量不均;秋季凉爽,地方性风强,光照好,雨量多于春季,湿差大;冬季寒冷寡照,雨雪稀少等特点。

日照:屯留区全年日照时数由东向西减少,年平均日照时数一般在25041小时左右,最多年日照时数27457小时,最少年日照时数22913小时,日照百分率在57%左右。在一年中5、6月最多达6183小时,2月份最少,只有1767小时。

湿度:屯留区年平均相对湿度63%,最大在7、8月份,最小在4、5月份,极端最小湿度可达0%;年平均绝对湿度在92毫巴左右,在一年中7、8月份最大,12、1月份最小,一般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反之亦然。年最大绝对湿度331毫巴出现在8月,最小绝对湿度01毫巴,出现在2月份。

蒸发:屯留区境内蒸发量在17109毫米左右,年最多蒸发量20011毫米,年最少蒸发量14088毫米由东向西增大。一年中,5、6月最大,1月最小。年蒸发量远远大于年降水量。

云量:屯留区年平均总云量在50左右,夏季云量较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一年中晴天日数约占98天左右,阴天日数亦在98天左右。秋冬多晴天,夏季多阴天。

水文

屯留区境内有三条较大河流,即:绛河、岚河、谷河,位属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浊漳南源支流,流经17个乡镇,河长110千米,20多条小溪遍布全区山区丘陵地带,泉水较多。

绛河:水量大,发源于盘秀山、瓮城山,由西向东,横贯全区,经宜林、八泉、张店、丈八庙、河神庙流经平川城关、李高、上村汇入漳泽水库。全长812千米,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河床均宽10米左右,为常年泥沙河,年径流量平均每秒05立方米。

岚河:发源于盘秀山南麓,经西流寨、丰宜入长子县汇合于漳河。年径流量每秒02立方米,河长20千米,河床均宽7米。

谷河:发源于瓮城山东南侧,经吾元、东坡流入襄垣县后湾水库。河长14千米,河床均宽7米,为常年沙石河。

三河两岸土地肥沃,有较为优越的自流灌溉,同时还有季节性小河百余条,网布西半区丘陵山区。

自然资源植物资源

屯留区境内山区面积大,地形复杂,气候土壤适合于各种植物的生长、繁育,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按照植物分布特点,构成屯留植被的植物约有80余科600余种,按建群植物生活型和群落外貌,可分为针叶林植被、阔叶林植被、灌草丛植被、草甸植被。按科、种分有杨柳科、豆科、蔷薇科、松科、柏科、菊科、禾本科等。按用途分有食用、药用、工业用、观赏植物等。

其中,食用类植物有:黄花菜、松峨、木耳、蘑菇、山桃等;药用类植物有:黄芩、生地、防风、苍耳、五灵指等等100余种,主要分布于山区;工业用类植物有:国槐、洋槐、杨、柳、榆等;观赏类植物有:绣线菊、珍珠梅、黄刺梅、红刺梅、红景天等。

动物资源

屯留区境内野生动物资源,按全国动物地理区划,属于古北界,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区,以北方型动物为主。

其中,兽类有:野兔、狐狸、青羊、豹猫、黄鼬等,偶尔也有豹子出没;禽类有:鹰、石鸡、雉鸡、雁、燕等;两栖类有:蟾蜍、青蛙等;爬行类有:乌龟、螃蟹、蛇、鳖、晰蜴等;水生动物有:鲢鱼、鲫鱼、鲤鱼、草鱼、虾等;主要昆虫有:七星瓢虫、赤眼蜂、金小蜂、蜜蜂、土蜂等;危害农作物及林木的啮齿类有:黑线鼠、小家鼠、黑家鼠、黄鼠、山猪、獾等。

水资源

屯留区共有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主要分为地表水、地下水、提外水3种,可供开发利用的11亿立方米,现已开发利用5344万立方米,占资源总量的266%,水资源发展潜力很大。水资源人均占有量979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354立方米,高于全省,低于全国,属于富水区。

屯留区境内地表水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从漳泽水库可提取外水016亿立方米,共计地表水134亿立方米,现可蓄水利用066675亿立方米。全区有中小型水库25座,塘坝25座,蓄水5646万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库有屯绛水库,总库容量4500万立方米,机电灌站可提库塘水2622万立方米,小型水利河道引水2835立方米,地表水的利用近06亿立方米。

屯留区境内地下水总贮量为0728亿立方米。地下水主要受地质构造和沉积物组合的影响,由于屯留区地形复杂,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西半区山区丘陵主要是基岩裂隙地下水,多形成小泉浅水,分布广泛,可供山区人畜饮水和农业小型用水;东半区平川盆地主要是松散岩类地下水,分布广,地平水浅,水量丰富。据调查地下水可开发利用04亿立方米,占地下水总量55%,现已开发利用009855亿立方米,占地下水总量13%,其中:机电井提取地下水863万立方米,城区及农村生活提取地下水1225万立方米。

地下水属于淡水,只有盆地个别地区属于微碱水,碱度在1克/升以下。1986年防疫站、城关医院在西贾、城关、李高、丰宜、八泉等30多个点抽样化验,均属水质良好,附质都在7~8之间,人畜饮水农田灌溉均无负作用。

矿物资源

屯留区境内矿产资源已发现有煤炭、硫铁矿、菱铁矿、铅土岩、钛矿、泥炭、粘土、泉水等。其中以煤炭为主要矿产,蕴藏量丰富,煤质较好。

煤炭:屯留区地处沁水煤田中部东侧。经地质勘探分为潞安矿区官庄井田、常村勘探区及屯留勘探区。截止1987年底,3个井田与勘探区探明储量4154141千吨。

官庄井田:位于潞安矿区西部,包括西贾、城关、西洼、路村、余吾等乡(镇),北端跨入襄垣县常隆乡,南北长155千米,东西宽7千米,面积1085平方千米。

常村勘探区:位于区境东部,包括路村乡、上村乡、北岗乡全部或一部分,南北长17千米,东西宽44千米,面积约656平方千米。

屯留勘探区:位于区境东,南与二岗山北断层交界,北与文王山南断层分开,东至漳泽水库西岸,西达东经112°4845",南北长24千米,东西宽14千米,面积336平方千米。

硫铁矿和菱铁矿:在区境东部进行煤炭勘探时,在钻孔中发现了硫铁矿和菱铁矿。矿层厚数10厘米,最厚达265米,硫铁矿与菱铁矿呈结核状或透镜体状产于铅土岩中。

铅土矿(岩):钻孔岩芯中发现铅土矿(岩)层。矿石呈灰白色、灰色、产于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中下部,为块状或鲕状结构,常含硫铁矿和菱铁矿结核。矿层厚1~998米。

钛矿(点):分布于西流寨乡四家洼村。钛矿产于三迭系中统二马营组黄绿色厚层中一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呈黑色磁铁矿条带密集。出露长12~15米,厚3~5厘米。

泥炭和粘土:区境东部平川及河流分布区,时有泥炭灰和粘土产出。但由于未进行过专门的地质调查工作,资源状况有待查清。泥炭和粘土分别可作肥料与砖瓦、水泥配料等用。

人口截至2019年,屯留区总人口274245人,比上年增加516人。性别比(女=100)10463。城镇化率4444%,比上年增加154%。出生人口2323人,出生率848‰,死亡率660‰,自然增长率188%。[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屯留区常住人口为253756人。

经济综述

屯留2019年,屯留区地区生产总值1330059万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499万元,下降0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08%;第二产业增加值897554万元,增长6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6748%;第三产业增加值365006万元,增长10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744%。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533万元,下降3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331万元,增长6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977万元,增长4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545元,增长69%。

2019年,屯留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56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0元,比上年增长74%。

2020年,屯留区地区生产总值136826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116万元,增长7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05%;第二产业增加值923145万元,增长65%,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47%;第三产业增加值376003万元,增长1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48%。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2179万元,增长07%;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0203万元,增长1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788万元,下降101%。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42:682:276调整为51:675:274。分季度看,一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上半年增长71%,前三季度增长50%,全年增长51%。

固定资产投资

2019年,屯留区固定资产投资581951万元,增长7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05593万元,增长104%;非国有投资276358万元,增长46%。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176万元,增长364%;第二产业投资318720万元,下降9%;第三产业投资255055万元,增长38%。

2019年,屯留区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3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37个,其中,房地产项目16个,在建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3032067万元,本年投资581951万元。

2019年,屯留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29632万元,比上年增长999%。其中,住宅投资105313万元,增长1086%。商品房待售面积89181平方米,比上年减少95104平方米。商品住宅待售面积50872平方米,比上年减少98499平方米。

第一产业

2019年,屯留区生猪存栏48537头,出栏93896头;牛存栏5194头,出栏4338头;羊存栏71840只,出栏101673只;家禽存栏1025463只,出栏927454只。

2019年,屯留区肉类总产量1147656吨。其中,猪牛羊肉987943吨。禽蛋产量11800吨。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228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589吨,农村用电量99931万千瓦时,农用柴油使用量25109吨,农药使用量992吨。

第二产业

截至2019年,屯留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2%。其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88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583%。工业产品销售率9359%,下降077%。

2019年,屯留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11517万吨,下降124%;洗精煤66963万吨,增长3816%;焦炭1554万吨,下降139%。

2019年,屯留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583000万元,下降57%;利税166787万元,下降428%;利润42152万元,下降6957%。

2019年,屯留区建筑业总产值297904万元,比上年增长1296%。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营业利润7322万元,增长568%。

2019年,屯留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19137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04%;原煤消费量100568万吨,同比增长1902%;洗精煤消费量20305万吨,同比下降177%。

第三产业

邮政业

2019年,屯留区邮电业务总量(不变价)120041万元,邮政业务收入165429万元;邮政单程长度170千米,农村投递线路单程长度1200千米。

旅游业

2019年,屯留区接待入境旅游者423人,接待国内旅游者53543万人次,分别增长602%和855%;旅游外汇收入2379万美元,增长602%。国内旅游收入5565亿元,增长1603%;旅游总收入5565亿元,增长1601%。

国内贸易

2019年,屯留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9207万元,增长86%。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84246万元,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44961万元,增长88%。

2019年,屯留区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3770605万元,增长77%;住宿餐饮业营业额203189万元,增长75%。

财政

2019年,屯留区财政总收入337247万元,增长4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079万元,增长1147%。地方财政收入139790万元,增长985%。其中,税务部门125543万元,增长821%;财政部门14247万元,增长2678%。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6386万元,增长1996%。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137305万元,增长3612%,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653%。

金融业

2019年,屯留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24743万元,比年初增加143951万元。其中,住户存款898786万元,比年初增加70555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132028万元,比年初增加4825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560305万元,比年初增加63509万元。其中,住户贷款245901万元,比年初增加46346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314405万元,比年初增加17162万元。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

截至2019年,屯留区共有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普通初中8所(其中:含民办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普通小学100所(含67个教学点)、独立设置幼儿园96所(其中民办幼儿园52所、企办幼儿园1所)。中小学有教职工2684人,其中专任教师2328人。在校普通高中生3442人;职中1415人;普通初中在校生8392人(其中:寄宿生5597人),小学在校生19173人(其中:寄宿生6001人);在园幼儿8710人(其中民办幼儿园人数3903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864人,企办幼儿园人数572人)。其他教育单位教职工数145人,其中教育科技局机关83人,电教馆25人,教师进修校33人,青少年活动中心4人。高考二本及以上达线813人。

科学技术

截至2019年,屯留区共有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30台件。

文化事业

截至2019年,屯留区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92160册,农村书屋293个行政村全覆盖。广播电视台1座。接收数字信号用户50000户。

医疗卫生

截至2019年,屯留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83个。其中,综合医院7个、中医医院1个、中西医结合医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院17个、村卫生所337个、诊所18个。病床位1028张。卫生技术人员84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36人,注册护士408人。

体育事业

2019年,屯留区成立各类体育协会3个(含俱乐部),基层健身辅导站13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93人。共参加区级以上活动比赛32次,获得各类奖项30个。其中,省级12个,区级18个。

社会保障

2019年,屯留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居民858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59286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6104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61823万元。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42894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400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4494人。

截至2019年,屯留区共有敬老院3所,床位238张,入住96人;光荣院1所,床位15张,入住5人。

交通运输截至2019年,屯留区公路通车里程1024441千米,其中,国省干线公路189505千米(其中:高速公路63605千米、国道公路93248千米、省道公路32652千米),农村公路834936千米(其中:县道111278千米、乡道332445千米、村道391213千米)。

屯留区境内有太长高速公路、邯长高速公路、长晋高速公路和长临高速公路以及208国道、309国道贯穿东西南北。

历史文化

地方特产

风景名胜综述

屯留区境内风景名胜众多,其中主要有广泉寺、蓬莱宫、宝峰寺、亚狱庙、白龙庙等。

广泉寺

广泉寺广泉寺古名广川寺,位于渔泽镇寺底村北,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末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据传,宋太祖乾德六年(968年),有一名高僧见寺院中有一清泉从八角池中清流而出得名,寺中有一石窟保存完好,此窟凿于天然岩石上,坐东朝西,南北宽260米、东西长295米、高260米、进深175米,占地面积767平方米。窟内共有大小佛像379尊,最大的高038米,最小的为013米,此窟属北魏登国元年(386年)所凿。门两侧有金刚立像,正壁雕双佛,南北壁对称雕有主尊与双胁侍菩萨,周边满雕化佛。石窟外西侧有石炉2件,石莲座1件。

蓬莱宫

蓬莱宫蓬莱宫位于路村乡石室村东,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南北长45米,东西宽26米,占地面积117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正殿脊檩有清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题记,现存戏台为清代遗构,其余建筑皆为明代遗构。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戏台(山门)、献厅、正殿;两侧有东、西妆楼,东、西厢房,东、西配殿。庙内存碑4通。正殿建于高105米砂石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式构架,单檐悬山顶,灰板瓦屋面,装修板门、直棂窗;山墙残存清代壁画4平方米,梁架彩绘金龙。山门由上下二部分组成,下为山门过道,明间设板门为入庙通道;上为倒座戏台。

宝峰寺

宝峰寺宝峰寺位于县城东北10千米路村乡姬村。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坐北朝南,东西宽208米、南北长46米,占地面积957平方米。相传姬姓宰相为孝母,仿故宫养心殿而建,后为避祸改为寺,成为方圆百里的主要寺院,清末香火鼎盛。明成化五年(1469年)重修,该寺结构严谨、布局得当、古朴典雅,属县境发现最早,保存较为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为研究早期古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寺内水陆殿中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壁画每个画面都表现一个典故。

亚狱庙

亚狱庙也称府君庙,位于渔泽镇寺底村村中,该庙始建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庙院坐北向南,占地1600平方米,为上下两院,上院正殿是真金装裹的府君爷,东南殿上层是药王爷,下层为储金库;西南殿上层是雨王爷,下层为储粮库;正殿前是东西廊房,上层为小君楼,下院正南是面朝北的15米高戏楼,戏楼前是东西长廊,其上层为木质结构有栏杆的大君楼,戏楼东南角和西南角有钟鼓2楼,全院共计房屋73间。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及晋冀豫区委党校曾驻扎于此庙,朱德、彭德怀、左权等中央领导亲临授课,为抗日前线及地方培养了大批干部,是长治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龙庙

白龙庙白龙庙位于城区东北二十五里常村镇(今常西村),据《屯留县志》记载,白龙庙创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据明弘治《潞州志》记载,白龙神庙,在县城东北二十五里常村。宋宣宗五年赐额义济侯,元代至元十一年(1247年)重修。清同治庚年(1870年)邑人申联甲科举人,敕授修职猗氏县儒学教谕,写有白龙池记。白龙庙现存有方形盘龙石柱两根,据专家考证为南北朝之前的石刻建筑风格,据此判断此庙可能建于南北朝时期或者以前。

荣誉称号屯留区曾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机示范县、绿色名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4]

2020年3月,屯留区入选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5]

2020年4月,屯留区入选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

2020年7月,屯留区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

2021年1月14日,屯留区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21年1月18日,屯留区入选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5月27日,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县域足球典型。

参考资料
1总量分布·长治市人民政府

2长治市屯留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长治市屯留区人民政府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屯留区 2022长治市屯留区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