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苏州十全街 苏州十全街攻略

攻略如下:

十全街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南部分,自西由古城区南北向中心主干道-人民路开始,向东通达古城区葑门,这里是既聚集了一部分苏州的美食,也是苏州的酒吧聚集区,不过以小酒吧居多。

十全街热闹,好吃的店家也很多。

一路往东走,可以走到葑门横街,到了凤凰街往北可以去双塔市集,平江路,观前街。

两三人出行比较好,一个人就很容易吃饱了,然后吃不下其他的。

苏州十全街

中文名十全街

地理位置苏州名园沧浪亭北首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无需门票

占地面积全长1800米

周边景点古运河山塘、木渎苏州乐园

美誉水陆平行、河街相邻、两路一河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别名十泉街

地名典故十全街原称十泉街,因旧有十口古井的缘故。又,清乾隆帝自号十全老人,南巡至苏,曾驻跸于附近带城桥下塘织造府内,地方官员为讨好乾隆,遂改十泉街为十全街。十全街自乌鹊桥往东,为旧时古城高尚住宅区,豪门巨屋,深宅大院,鳞次栉比。乌鹊桥至人民路(原三元坊)段,宋名孝友坊,范成大《吴郡志》作孝友坊,南园东巷,卢熊《苏州府志》已录孝友坊巷名,清及民国称大太平巷。20世纪50年代,该路诸段全部拓宽后,合称十全街。[1]

名人遗迹十全街十全街共架桥8座:砖桥、吴衙桥、星造桥、带城桥、船场桥、乌鹊桥、福民桥、帝赐莲桥。乌鹊桥往西至人民路段原称大太平巷,1966年合并称友谊路,1980年统称今名。乌鹊桥往东,为大宅院区,古朴宁静,名士寓庐比比皆是。67号和103号为清代祖孙状元彭定求、彭启丰故居;275号怀厚堂为明代正德年间大学士王鏊故居;111号为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故居(自誉曲石精庐);115号为棉织实业家严欣祺住宅;还有国民党将军朱培德公馆及马崇六公馆、唐亚宾公馆(老百姓戏称芝麻糖公馆);国画大师书法家张大千、张善子、赵子云、萧退闇等也曾寓居于此。

彭氏故居十全街的彭氏被称为苏州四大家族之首

据统计,在清代近三百年的科举考试中,彭家出过2个会元与状元,1名探花,另有14名进士,31名举人,7名副榜,副贡生达130余人。由此可以想象彭氏大厅里人间文福无双品,昭代科名第一家之联的盛势,绝非是欺世盗名。

据记载,彭家先祖在明初随朱元璋大军从江西来到苏州后,便在十全街做了诗书礼乐之户,从而尽得苏州人的文才与灵气。彭家的第一个会元是彭定求,彭定求的曾祖是明万历的进士,祖父彭德先是太学生,父亲是清顺治的进士,人称吴中醇儒的彭珑。康熙十五年,年仅28岁的彭定求连中会元、状元,6年之后,其族弟彭宁求成了进士,50年后,彭定求的孙子彭启丰也连中会元、状元,成就了祖孙同为状元世所罕见的辉煌。

书香门弟成了名宦世家,十全街上的彭氏家族不仅让京城的官场知道了苏州的彭家,更让人知道了十全街的诗书风尚,这样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的美誉,让姑苏城里的人们即使在百年之后讲起这件事情,多少也是一件让人感到难以释怀的佳话。

担任《全唐诗》总裁的彭定求,是十全街上一个传唱很久的文人,著有《南畇文稿》、《南畇诗稿》39卷,这南畇是不是就是后来被人称为的南园,看来巳经不是很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彭定求留给后人的是一部由他编撰的《全唐诗》。人们赞美他的文章,多说理之作,虽乏劲健,而辞旨和厚,诗摹范(成大)、陆(游),多唱和不及其警辟。而他的孙子彭启丰更是聪颖过人,少时即以诗冠吴中,与同学著名诗人沈德潜曾一同编辑《古诗源》而闻世,也曾结北郭诗社,与徐龙友、盛青嵝等人呤诗唱和。

在十全街上的兰陔草堂,彭启丰是闲来常吟诗,诗中有佳句,如今我们仍能读到诸如杨柳春风江上棹,杏花细雨酒家楼;疏风影动林捎月,宿雨凉生槛外山;钟动运沉山店月,林疏钭飐酒旗风这样的佳句偶联,其文采丝毫不逊唐宋风韵,让人在感叹中领略了江南文人的风姿绰约。

南园宾馆近代南园一度是蒋夫人宅园,现为南园宾馆。十全街凭借其独特优势,宾馆云集,有苏州饭店、姑苏饭店、南林饭店、南园宾馆等。相传南园曾为吴越广陵王钱元璙治理吴地时,其子衙内指挥使文奉所创,花了三十年建成。规模之恢宏、建筑之精巧为吴中罕见。园中有安宁厅、思玄堂;清风、绿波、迎仙等三阁;清涟、涌泉、清署、碧云、流杯、沿波等亭;又有水榭诸胜景。成为文人墨客流连其间之地,把酒言欢。宋代文学家王禹称为长洲信时,常在这里携客醉饮,曾写下此诗:他年我若功成后,乞与南园作醉乡。宋大中祥符年间,知州秦义加以整修,经常在此大宴宾客。宋大观年,蔡京罢相欲东还,皇帝下诏以园赏赐。因此,京城曾流传一首讽刺意味的诗:八年帷幌竟何为?更赐南园宠退归。后来,南园成为朱勔的别墅。朱是为宋徽宗主办花石纲而受宠的,因而俗称朱家园。朱勔把园中不少奇珍异石搬到京城开封去营造御园,致使南园破坏严重。到了元代至正年间,庐山陈惟寅购得此园,因杜甫诗依绿水之句,便将园子改名为绿水园。园林虽近于破废,但仍宽广幽深,犹可钓游而啸歌。园子明代后期历经兵燹,逐渐沦为狐兔出没之所。近代的南园,是姚冶诚(曾为蒋介石夫人,原吴县北桥乡人)的宅园,也是她偕在苏求学的蒋经国、蒋纬国的寓所。1952年在此基础上建成南园宾馆,是建国后苏州最早的国宾馆。

历史寻踪十全街原名十泉街,《沧浪十八景图咏》书中记:相传淳熙年间,江南大旱,里人造井于此,竟得十眼,涓涓然、晶晶然,冬暖夏凉,不溢不竭,于是众人喜而旱魃去。街因泉兴,泉因街名,十泉街之名自此远播矣。

乾隆南巡,驻跸织造府,又尝自葑门登岸,鸣驺开通,按辔徐行,百姓欢呼。天颜喜悦,大吏以为盛事,因皇上自号十全老人,遂改十泉为十全。

其实早在吴王阖闾时代,其子城就在十全街附近如今大公园一带。由于与子城相近,十全街也就不免街市兴旺、行人稠密、十分热闹,在那会儿就是姑苏的繁华之地。而从那时起,十全街一带就开了姑苏宾馆的先河。

十全街据史料记载,当时吴国共有三所客馆(即现今的宾馆),为乌鹊、升月、江风。其中升月就在十全街一旁的带城桥东。而乌鹊就在十全街上的乌鹊桥畔,乌鹊桥则是因馆得名。所谓乌鹊即喜鹊,古人有鹊躁而行人至之说,客馆以乌鹊命名,不但理顺还透着吉祥。乌鹊馆沿十全河而筑,舟楫可至,车马可达,水陆都通甚是便捷。然岁月匆匆,怎奈馆废而桥存,却无意中留下了十全街沧海桑田的印记。

改革开放前,闹中取静的十全街,曾是苏州涉外宾馆的集聚地,南林、南园、苏州等宾馆都坐落于此街。故文革期间,十全街一度被更名为友谊路,也成了十全街悠悠岁月中的一段小插曲。

街道改造改革开放后,国门洞开,到苏州旅游、考察的外国人都入住于十全街上的涉外宾馆。精明的商人见机便在十全街上开出了一家家古董、字画、工艺品店,遂形成了一条闻名遐迩的旅游品特色街,十全街还由此上了国外著名的旅游杂志呢。上世纪八十年代,沧浪区政府精心规划,在不失姑苏味道的前提下,对破破落落的十全街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中既保留了十全街上已栽了好几十年的法国梧桐,也不失原来粉墙黛瓦、人家枕河的韵味,由此十全街变得越发的亮丽了。

交通信息可乘47路、游2路到三元坊(十全街)站下车到达。

或乘204路、501路、511路公交车到网师园北站下车到达。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苏州十全街 苏州十全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