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谢作诗性别:男年龄:30岁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专业:中文文学联系方式:手机:187XXXXXXX 邮箱:xxxxx
gmailcom教育经历:- 2010年至201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文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年至今,就职于北京文化公司,担任诗歌编辑岗位。
负责策划和编辑公司出版的诗歌作品集,并与诗人合作进行创作。
– 2012年至2014年,担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会主席,组织策划了多个文艺活动和学术研讨会,积累了丰富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个人能力与特长:- 熟悉中国古代和现代诗歌创作,有扎实的文学素养和卓越的审美能力。
– 擅长与诗人沟通和合作,能够与诗人共同完成优秀的诗歌创作。
– 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和撰写能力,能够撰写文学评论、诗歌欣赏文章等。
–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地进行合作和沟通。
– 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抗压能力,能够在紧迫的工作环境下保持高效率的工作。
个人爱好:除了诗歌创作和阅读,我还喜欢旅行、摄影和音乐。
旅行让我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风景,摄影帮助我记录下美好的瞬间,音乐是我放松心情的方式,也是我启发灵感的来源。
我相信这些爱好使我更加开阔和深入地理解生活,也增添了我的创作灵感。
1 2 谢作诗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才华。
他曾在多个文学刊物上发表过自己的诗作,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
他的诗歌作品常常以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引人入胜,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启发。
3 谢作诗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追求美的表达,更是通过诗歌传递自己对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思考。
他的诗作常常涉及到人性、自然、爱情等主题,通过独特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出了深刻的内涵和情感。
谢作诗的个人简历充分展示了他在诗歌领域的才华和成就,也为他未来的创作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简历是谢作诗自己制作的。
姓名:谢作诗
性别:男
年龄:30岁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专业:中文文学
谢作诗目前还是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企业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大唐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天瑞华商(基金)全国联盟顾问。
2015年10月谢作诗因提出低收入者合娶老婆的言论,被网友称作谢作死。
此后,就很少再提这些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话了。
谢作诗,男,汉族。
四川剑阁人,1966年生,经济学博士(后),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教授,浙江大学科斯经济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企业家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大唐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天瑞华商(基金)全国联盟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教育经济学。
2007年6月起任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其作品《公有制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为国有资产私有化投石问路,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北大中文系
中文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外文名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简称北大中文系
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
简介校徽北京大学中文系是许多文科生的最高梦想,其历史悠久,大师云集,博雅而大气的校园氛围吸引了百年来中国社会最优秀的一批生源。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1919年北大废门改系,中国文学门改为国文系,实行选科制。1925年又实施分类专修制,分语言文字、文学与整理国故等三大类科目,即后来三个纯文科类专业的滥觞。此后,教学体制虽时有变动,系名也几度更迭(国文学系、国文系、中国文学系、中国语言文学系),但总体框架基本不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南迁,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建长沙临时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
北大与清华原有的国文系合并为联大国文系。1946年西南联大结束,北大国文系随北大复员北返。
1952年中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国文系、燕京大学国文系和新闻系与北大国文系合并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分设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编辑两个专业。1954年,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并入,设立汉语专业。1964年又设立古典文献学专业。自始,形成文学、汉语、古文献三个专业鼎立的格局(新闻专业已于1958年合并到人民大学)。
1953年组建北大文学研究所,中文系部分教师调任或兼任研究所工作,此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1983年,教育部所属中国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北大,其机构挂靠中文系。1984年和1985年先后成立北大古典文献研究所与比较文学研究所,1998年两个所正式归入中文系建制。2002年,北大中文系开设应用语言学专业,打破高考招生的文理界限,在中国最具传统的中文系首开从高中理科招生的先河。
从1910年建系以来,北大中文系师生常肩负先锋的使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在民族解放与革命建设事业中,都作过卓越的贡献。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单位,北大中文系的教学与研究始终往现代化的方向转换发展,不断突破旧有的格局,形成新的学术规范,并逐步协调西方学术方法与中国传统固有学术方法的关系,在中文学科的教学体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对中国相关系科有过辐射性的良好的影响。
北大中文系在其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吸纳和涌现过一批著名的学者,有的是属于大师级的人物。如林纾、陈独秀、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黄侃、钱玄同、杨振声、刘半农、胡适、孙楷第、罗常培、杨晦、游国恩、王力、冯沅君、俞平伯、唐兰、魏建功、废名、沈从文、浦江清、吴组缃、杨伯峻、高名凯、周祖谟、王瑶、朱德熙,等等,都曾在北大中文系任教,产生过大批代表学科发展水平的论着,对学科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从建系以来到1999年,北大中文系培养出约6000名本科生,2000多名外国留学生与进修生,1000多名硕士生和300多名博士生。科研成果仅新时期以来22年间,发表出版专着约600部,学术论文4500篇,其科研项目量和获奖成果的质与量,均居中国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北大中文系是中国中文学科中规模最大、学科最全的一个系。拥有4个专业(中国文学、汉语、古典文献、应用语言学)、2个研究所(古文献与比较文学)、2个研究中心(汉语语言学与20世纪中国文化)、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重点基地(中文基础学科基地与古典文献科研基地)、5个中国重点学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典文献学)和7个博士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汉语史、现代汉语、古文献、比较文学)、11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大学中文系共设4个本科专业: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此外中文系还设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全系现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予点: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民间文学;12个硕士点24个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中文系是最早入选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
中文系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教师99人。教师中教授54人,副教授37人,研究员1人,讲师7人;教授中有北京大学资深教授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和讲座教授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教学名师3人,国家文史馆馆长和国务院参事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3人。
中文系教学与科研并重,共设9个教研室、1个研究所(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个实验室(语言学实验室);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和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以及北大国学研究院、中国诗歌研究院、跨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联合大学系统语言与人类复杂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文教育研究所等15个虚体研究机构。教育部古籍整理委员会秘书处挂靠本系。
在首次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定中(1986年-1988年),中文系5个二级学科入选,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在第二次中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定中(2001年-2002年),中文系6个二级学科入选,分别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007年,北大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中国一级重点学科。
2012年国家一级学科评估北大中文系再次名列中国第一。在《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和《泰晤士报增刊》(英国)2011年至2013年发布的世界大学分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的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学科排名前列,始终居于16名至22名区间。
教研机构目录古代文学教研室、现代文学教研室、当代文学教研室、民间文学教研室、文艺理论教研室、古典文献教研室、古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语言学教研室、比较文学研究所、古委会秘书处、语音学实验室、图书馆分馆、语言学中心、行政人员、学生工作、离退休人员。
下属机构中国俗文学学会简介中国俗文学学会成立于1984年6月21日,由赵景深任名誉会长,姜彬为会长,学会挂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1年7月,学会转而挂靠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由吴组缃任会长。1994年,学会又改选吴小如为会长。2000年3月4日,学会改选陈平原任会长。2006年4月9日,学会最新一次改选。陈平原连任会长,新任副会长有:程郁缀、刘晔原、刘祯、谭帆、黄仕忠、陈文新、吕微。
中国语言文学系资料室2000年开始与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共同建设。2008年加入北京大学图书馆系统。
中文系分馆收藏以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等专业为主,涉及相关学科的图书、期刊,以及学位论文等专业性文献,主要为本系教学提供资料情报服务。截至2007年5月统计,分馆收藏中外文图书近2万余种,4万2千余册;中外文期刊270余种,合订本近2万余册;其中,22种语言研究类外文期刊为本馆独有;并备有1982—2007届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1255种/册,均为开架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