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克孜勒苏 克州音节

kè zhōu

克服、千克、一克、坦克、攻无不克、克制、克己奉公、克己复礼、克勤克俭、夹克、克己

克敌制胜、相生相克、以柔克刚、坦克兵、克日、巧克力、麦克风、克食、攻克、茄克

克拉、克星、克复

kèzhōu

州,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zhōu,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

州的基本含义为水中的陆地;引申含义为中国古代户籍编制单位,如州乡[1]。

克孜勒苏

2020年,自治州辖阿图什市和阿克陶、乌恰、阿合奇3县。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39个乡镇(场)。自治州首府是阿图什市。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常住人口为622222人,2020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24亿元。

中文名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外文名Kizilsu Kirghiz Autonomous Prefecture

别名克州

行政区类别自治州

所属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地理位置中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

面积709万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阿图什市、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乌恰县

政府驻地阿图什市

电话区号0908、0997

邮政区码84535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阿克陶五彩山景区等

机场喀什机场

车牌代码新P

人口622222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区生产总值16924亿元(2020年)

建制沿革名称由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语意为红水。境内有克孜勒苏河穿境而过,故在自治州成立时,决定以克孜勒苏作为自治州的名字。

建制沿革克孜勒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根据境内性质未定的原始文化遗迹和出土的人头骨化石推断,大约早在17万年以前,境内即有原始人类活动。

到了大约距今6000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境内的先民已经能够打磨细石器,用于狩猎和从事简单的农耕生产。

大约在3000年前,中国中原社会已经进入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境内仍然处于母系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同时境内平原地区出现定居农耕文化,山区为狩猎和放牧的游牧文化。

据中国史籍所载,中原的黄帝、舜帝、尧帝等都与境内的部落联盟有过密切的交往。《竹书纪年》载黄帝时西王母献白环,舜帝时又献之;尧,西王母献其白琯;舜受终西王母献益地图;《贾谊新书》称:黄帝涉流沙,登于昆仑,于是还归中国;尧帝身涉流沙,地封独山,西见王母,驯及大夏、渠叟。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明确看出,境内的西王母之邦等部落联盟与中华古帝从长期的友好往来,最后到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回归中国。

到了秦汉之际,境内的以母系社会为基础的部落联盟逐步解体,以各个绿洲自为体系的从事定居农业的城廓诸国以及以从事游牧的行国逐步形成。境内的阿图什属疏勒国,阿克陶属中国,乌恰属捐毒国,阿合奇属尉头国。

汉神爵二年(前60),统治西域的匈奴日逐王先贤掸率部归汉,汉朝政府设西域都护府以统之,从此克孜勒苏即正式划入汉朝版图。

三国时期,州境隶属魏国。西晋时隶于西域长史府,东晋十六国时先后隶于前梁、前秦、后凉、西凉等政权。

南北朝时隶于北朝,设西戎校尉府,疏勒、龟兹(尉头属龟兹)、乌孙(捐毒属乌孙),皆受辖于该校尉。

隋朝统一全国后,隶于隋朝,受西突厥王庭的统治。

唐朝境内各地辖于安西都护府,境内设疏勒都督府(治所在疏勒镇)、蔚头州(治所孤石山)、温肃州(治所大石城)、演渡州(治所去曷饭馆)。今阿合奇分属温肃州、蔚头州;阿图什、阿克陶、乌恰分属疏勒都督府、演渡州。境内各地分属葛逻禄、样磨、处月等部。

北宋、辽时期,境内大部分土地属黑汗(即喀拉汗)王朝,其中东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合奇)属西州回鹘,南部少部分地区(今阿克陶)属于阗。

公元1210年,喀拉汗王朝为屈出律所灭,州境始属西辽。

1218年,西辽为蒙古所灭,蒙古设断事官对境内实施统治。公元1275年,元在阿里麻力设中书行省,州境即辖于该中书行省,由断事官辖治。1281年元改断事官为都护府,州境即属该都护府管辖。

1346年,州境又属察合台后王封地。察合台后王为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台的后裔。

明代初年,辖于别失八里。明永乐十六年(1418)明改别失八里为亦力把里地区。州境又为亦力把里首府大臣朵豁剌惕家族的世袭领地,称朵豁剌惕部,明嘉靖十二年(1533),察合台后裔赛义德汗建立叶尔羌汗国,州境属其统治。

清康熙十七年(1678)准噶尔蒙古部噶尔丹侵入天山南路,州境在准噶尔部的统治之下。

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设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州境即在该大臣的管理之下。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在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州境又辖于伊犁将军。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境内分别辖于新疆省喀什噶尔道的疏勒府、伽师县及阿克苏道乌什厅。

民国初年,境内分辖于喀什行政区伽师县、疏附县、英吉沙县、蒲犁县和阿克苏行政区乌什县。1913年至1944年,境内先后建乌恰县、阿图什县、阿合奇县。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境内阿合奇县辖于新疆省阿克苏专区,阿图什、乌恰等县辖于喀什专区。1954年7月14日,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成立。至此,克孜勒苏才形成一个统一的地区级行政建置。1955年2月5日,新疆省根据宪法规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区改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总人口439688人。其中:阿图什市200345人、阿克陶县163024人、阿合奇县34317人、乌恰县42002人。

截止到2001年底,自治州辖阿图什市和阿克陶、乌恰、阿合奇三县,共有5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37个乡(其中1个塔吉克族民族乡)。总人口为4449万人,其中,柯尔克孜族约占总人口的29%;维吾尔族约占64%;汉族约占4%;其它民族约占3%。

行政区划猎鹰之乡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辖1个县级市、3个县、阿图什市(光明路街道)、阿克陶县(阿克陶镇)、阿合奇县(阿合奇镇)、乌恰县(乌恰镇)。[2]

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地处北纬37°41'28~41°49'41、东经73°26'05~78°59'02之间。

地跨天山山脉西南部、帕米尔高原东部、昆仑山北坡和塔里木盆地西北缘。

自治州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195多千米;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毗邻。

全州东西长约500千米、南北宽约140千米,面积7.25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河谷、盆地、平原、沙漠、戈壁、冰川等。该州地处年轻的帕米尔高原上,帕米尔高原寒武纪时期隆起,华里西时期断裂,并发生剧烈升降,形成拗陷和褶皱。地质结构复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自治州境内多山,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90%以上。境内群山起伏,高峰林立,山顶常年戴雪,积雪厚度达百米以上;山间分布着条条冰川,并有冰洞、冰舌、冰斗、冰湖等分布。

气候特征自治州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中心,属暖温带大陆气候。平原地区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干旱少雨,温差较大。春季升温快,天气多变,多风,多浮尘;夏季炎热;秋季凉爽,降温迅速;冬季寒冷,多晴日。山区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降水不均,积雪不稳,四季不明,冬季漫长,一年内仅有冷暖之分。

自治州虽地处温带,但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反应迅速,地带性明显。平原区为暖温带,最冷月平均气温-63~109℃,无霜期200~240天,年平均降水70~120毫米,具有发展种植业和林果、园艺业的特殊优势。

水文特征境内沟壑交错、河流纵横,由东北向西南分布有托什干河、博古孜河、恰克玛克河、克孜勒苏河、盖孜河、库山河、叶尔羌河等七大水系。

除上述七大水系外,自治州南部还有艾格孜牙、且木干、铁列克、克孜勒治业克等大小河流100余条。这些河流大都为内陆河。

共有天然湖泊18处、35个,其中淡水湖多集中于阿克陶县的布伦口、苏巴什一带,最大的为布伦库勒湖、喀拉库勒湖。阿合奇县西北部山区也有少量淡水湖。淡水湖多为高山湖泊,一般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另外还有部分冰湖。咸水湖(盐湖)多分布于阿图什市北部盆地,最大的为硝尔库勒和吐孜苏盖特盐湖。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自然资源矿物资源自治州矿产丰富,主要分布于广大山区。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锰、铬、铅、锌、锡、镍、钴、钨、铝、钼、钒、钛、锂、铍、铌、钽、等;燃料矿有煤、石油等;建材矿上,盐、芒硝的储量也相当丰富。另外尚有珍贵稀有矿冰洲石、绿柱石等宝石矿。

土地资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土地总面积为709万平方公里,平原占10%,山地占90%,山多平原少,人口密度45人/平方公里。全州有耕地6161万亩,农村人均耕地184亩,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多为低产田。全州共有可开垦利用荒地资源170万亩,内可开垦荒地资源30万亩。

水资源自治州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约7962亿立方米,占全新疆地表水径流量的10%;地下水储量23亿立方米。自治州水能资源居南疆之冠,仅七大河流理论水能量就达74746万千瓦,占全新疆水能资源的223%,发展水电事业潜力很大。

生物资源自治州的阿图什市、阿克陶县是有名的瓜果之乡。地方优质品种主要有无花果、葡萄、杏、石榴、桃、梨、沙枣、巴旦木等,瓜类主要有甜瓜、西瓜等。无花果是阿图什市的特产,已誉满天山南北,阿图什被称作无花果之乡。无花果为稀有果品,甜美可口、营养丰富。

阿图什葡萄品种较多,以木纳格葡萄最为有名,其最大特点是易于长期存放,不需任何保鲜措施即可保鲜到来年3~4月份。喀拉库赛甜瓜肉厚质细,甜而香脆,已远销到国内各大城市及香港等地。杏的品种较多,产量也较高,以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的胡苑乃克杏和阿克陶县巴仁乡的巴仁杏最佳。杏脯、杏干、杏子酱有较好的销路和市场,为自治州的一大特产。

草场广阔牧草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发展高山草原畜牧业有一定的潜力。中草药资源主要有甘草、紫草、雪莲等。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不少珍稀动物,如雪豹、雪鸡、猞猁、天鹅、疣鼻雕等国家保护动物40多种。

光热资源克州年总辐射130—140千卡/CM3,高于全国同纬度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700-3000小时,日照百分率62-68%。平原全年积温4100-4700°C,适合各类作物及树木生长;山地半农牧区为2400-2500°C,仅能满足牧草麦类作物及林木生长。平原年平均气温112-129°C,气温日较差12°C。

人口民族2017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总户数157704户,总人口620591人,其中柯尔克孜族162774人、维吾尔族408738人、汉族41404人、塔吉克族6031人、回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等其他民族1644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常住人口为622222人。[6]

阿克陶五彩山景区

经济综述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9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8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4879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0247亿元,增长2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106:288:60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9%、582%、349%。人均生产总值27282元,增长4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5%,衣着类价格下降25%,居住类价格上涨5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0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8%。

第一产业2020年,全年农作物总种植面积11423万亩,比上年增长05%。粮食种植面积7648万亩,下降47%,其中,小麦面积3919万亩,下降90%;玉米面积3554万亩,下降05%。全年棉花1498万亩,下降16%;油料种植面积152万亩,增长4429%;蔬菜、瓜果、甜菜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2125万亩,增长187%。全年粮食产量2723万吨,比上年增长73%。其中,小麦产量1449万吨,下降49%;玉米产量1221万吨,增长256%。全年棉花产量186万吨,增长33%。油料产量02万吨,增长5667%。全年蔬菜、瓜果、马铃薯、甜菜和其他作物产量3602万吨,增长814%年末实有林果面积3688万亩,同比下降14%,产量1103万吨,同比增长02%。其中,葡萄面积38万亩,产量739万吨;杏面积810万亩,产量175万吨;红枣面积150万亩,产量011万吨;核桃面积1279万亩,产量068万吨;沙棘面积739万亩,产量016万吨;无花果面积045万亩,产量033万吨。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4679吨,比上年下降336%。其中:羊肉产量12578吨,下降353%。牛肉产量7951吨,下降490%。猪肉产量340吨,增长76%。禽肉产量3810吨,增长1097%。禽蛋产量2357吨,下降331%。牛奶产量21938吨,下降536%。牛羊猪存栏19873万头,比上年增长101%。牛羊猪出栏9008万头,比上年下降367%。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5441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9%。拥有大中型拖拉机8204台,小型拖拉机10748台;机耕面积9737万亩,增长24%;机播面积9948万亩,增长109%;机收面积8077万亩,增长234%。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17万吨,比上年下降24%;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12万吨,下降33%;农药使用量87071公斤,增长178%;全年农村用电量2226956万千瓦时,增长269%。

第二产业2020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87亿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5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下降5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33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下降227%;分工业门类看,采矿业增长07%,制造业下降20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8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511%,重工业下降76%。主要产品产量中:锰矿石原矿下降65%,铜金属含量下降448%,铅金属含量增长120%,锌金属含量增长141%,水泥下降194%,水泥熟料下降160%,商品混凝土下降77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务收入4889亿元,比上年下降113%;实现利润908亿元,下降293%;实现利税总额1256亿元,下降34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70%,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增加值2392亿元,比上年增长325%。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年固定资产完成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6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1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31%。分行业看,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414%;工业投资增长313%;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投资增长1048%;房地产业投资下降152%;教育业投资增长30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45%;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下降496%。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2044%。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063%,办公楼投资增长23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9742%,其他投资增长2692%。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和招商引资

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7亿元,比上年下降6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額2853亿元,下降135%。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总额2352亿元,下降253%;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634亿元,增长438%。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额403亿元,下降102%;商品零售额3084亿元,下降63%。全年个体工商户达36407,增长87%;从业人数66418人,增长131%;注册资金2007亿元,增长165%。私营企业4655户,增长87%;从业人员30917人,增长1304%;注册资金33150亿元,增长33%。全年口岸进出口货物量2475万吨,下降754%;贸易额2527亿美元,下降687%。全年克州企业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7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出口273亿美元,增长365%;进口001亿美元,下降812%。全年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95个,实际引进州外到位资金6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新开工项目51个,实际到位资金2128亿元,增长470%;续建项目44个,实际到位资金3931亿元,下降24%。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0年,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0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税收收入933亿元,下降163%;非税收入668亿元,增长855%。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461亿元,比上年增长0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905亿元,比年初增加3426亿元,增长140%。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0719亿元,比年初增加357亿元,增长3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1006亿元,比年初增加949亿元,增长9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393亿元,比年初增加245亿元,增长78%;企(事)业单位贷款7613亿元,比年初增加704亿元,增长102%。全年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收入415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98亿元,增长69%。

社会事业教育科技2020年,年末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全年招生1193人;在校生3986人,比上年增长01%;毕业生1063人,增长625%。共有普通中学28所,全年招生14290人;在校生41487人,比上年增长10%;毕业生13928人,下降34%。共有普通小学148所,全年招生15655人,比上年下降63%;在校生82108人,增长59%;毕业生10838人,增长71%。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年招生8人,比上年下降333%;在校生127人,下降73%;毕业生22人,增长100%。共有幼儿园251所,全年招生14801人;在校生50951人,比上年下降28%;毕业生15821人,下降70%。全州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升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少年净入学率100%,初中毕业升入高中阶段升学率100%。全年共建立科技示范园40座,科技示范户7820户,科技示范乡16个。全州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205个,特色实训基地21个。创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成果转化中心1个,信息服务平台1个。全年气象部门累计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494次,手机短信预警信号累计覆盖165万余人次。共开展地面人工增水27次,累计增水114万立方米。全年共有7处测震台、20处强震台、5处前兆观测点、2处GNSS基准台以及43处动物宏观观测点。[3]

主要中心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中学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二中学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三中学

阿图什市特殊教育学校

文卫体育2020年,全州有文艺表演团体5个,在国内外共演出304场;图书馆5个,总藏书量达306万册;文化馆5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1家。全年共举办各类展览61次。年末全州通广播电视的乡镇34个,通广播电视的村265个,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均达到100%。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779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20%;旅游总收入达到843亿元,下降408%。年末全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13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267家(包括三级医疗机构1家、二级医疗机构6家、一级医疗机构3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村卫生室219家),民营医疗机构46家(包括一级医疗机构15家、门诊部5家、诊所26家)。医疗机构拥有床位数4665张,医疗卫生人员总数5913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00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31人,每千人口编制床位数723张。2020年末全州共有体育场地1594个,体育场地面积19203万平方米,预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0平方米。

民生保障2020年,全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918元。比上年下降0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907元,比上年增收854元,增长106%。全年5019户8939名城市贫困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州28012户64483名农村贫困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州2661户11577人农村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96人。全州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4%。年末全州112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57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107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11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32万人参加了工伤保险;617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

交通邮电2020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62亿元,比上年下降252%。全年各种交通工具完成货物运输量762万吨,比上年下降521%;货物运输周转量639万吨公里,下降654%。旅客运输量72万人次,下降684%;旅客运输周转量051亿人公里,下降610%。年末公路总里程6999公里。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6326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04%;等外公路总里程673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6%。高速公路183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26%。全年邮电系统完成业务总量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总数5624万户,增长87%。其中,固定电话用户373万户,增长154%,移动电话用户5250万户,增长83%。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91部。年末互联网用户1265万户,增长198%。

资源环境2020年,年末全州水库总库容为805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为1044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03%。其中,城市生活和生态用水14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04%:工业用水018亿立方米,下降18%;农业用水877亿立方米,下降99%。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9万亩,新育苗1283亩,采伐木材074万立方米。全州拥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56平方公里。

安全生产2020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0起,比上年下降722%死亡0人。与上年持平:受伤2人。下降857%;直接经济损失77万元,下降734%。亿元C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0人。与上年持平;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人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人,与上年持平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數26人,比上年下降393%(非经营性);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人,与上年持平。

历史文化克孜自治州的柯尔克孜族人擀毡子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是古代三文明(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的荟萃之地及东西文化的交融之地。一千年前传承下来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是一部浓缩的柯尔克孜族历史,是闻名于世的中国三大民族史诗之一,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治州的文化是在东方华夏文化母体上形成的同源分流、多元一体的文化。多民族文化并存,且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特别是在频繁的民族大迁徙中,中原定居农耕的理性文化和漠北迁徙游牧的非理性文化,都先后进入境内,并且在撞击中相融。民族大迁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境内的经济文化,也发展了各民族本身。在语言文化中,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与印欧语系,多种语言和文字共存并行,且相互借用,互为补充;在宗教文化中,伊斯兰文化保留有佛教文化的遗迹和萨满文化的遗俗;在文化艺术中,炼石补天的女娲、偷取昆仑神火的普罗米修斯以及乌古斯可汗的故事同时在民间流传,《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在同一个草原传唱。

自治州中部是维吾尔文化的摇篮,北部是柯尔克孜文化的沃野,西南部山区是塔吉克文化的发祥之地,各种文化都留下厚重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作品十分丰富。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玛纳斯》,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在草原上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的故事》脍炙人口,不断有新的故事在绿洲上传播。柯尔克孜族的古典乐曲《康巴尔汗》及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不仅是柯尔克孜、维吾尔音乐创作的基石,而且是民族音乐的经典与史诗。

自治州曾经是西胡文化的发祥之地,古代的疏勒乐以及柘枝舞、胡腾舞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不仅对当地的群众文化产生影响,而且早就传入内地,对中原文化影响极深。汉文化对境内的影响颇大,且有大量汉文化融入少数民族文化之中。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各族人民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也为自治州的社会繁荣和进步及先进文化的承继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景名胜佛窟、佛塔

在汉唐时代,境内佛教文化盛行。随着佛教文化的兴起,佛教的寺庙、佛塔、佛窟等也接踵建起,遍布各地。此后经过岁月的风蚀,以及战争等人为的破坏境内的佛教遗址保存完好的至今只存两处。一是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恰克玛克河岸悬崖峭壁上的汉代佛窟三仙洞,二是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萨克村附近恰克玛克河北岸的莫尔佛塔。经考证,佛塔为汉代建筑,这座经两千年不倒的土建佛塔,正是汉代疏勒国佛教徒们的杰作。这两处遗址是中国西部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对于研究早期佛教文化特点,具有很高的价值。

伊斯兰教遗址和古墓伊斯兰教遗址和古墓

阿图什市是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源地之一,苏里堂麻扎、喀拉汗王朝遗址,都是新疆最早的伊斯兰教文化遗迹,尤以苏里堂麻扎最为盛名。

苏里堂麻扎全称为苏里堂·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扎,位于阿图什市西南2千米的买谢提村,是公元10~13世纪我国西北部的地方政权——喀拉汗王朝的王室古墓群。墓葬的主人苏里堂·萨图克·布格拉汗王朝的第三代汗王,也是王朝中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王室成员。陵墓始建于公元955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陵墓前的清真寺就是苏里堂·萨图克接受伊斯兰教的地方。这两座建筑是至今发现在新疆境内的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成为伊斯兰教传入新疆的标志。它比闻名于世的喀什艾提尕清真寺还要早880年,比喀什的阿帕霍加墓(香妃墓)也早600多年。它对研究喀拉汗王朝的历史和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具有很高的价值。

古堡遗迹

自治州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清代以后又是边防重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堡遗迹也是自治州重要的古建筑类旅游资源。其中以哈拉布拉克乡境内的沙尔布拉克古堡、巴勒根迪大炮台、别迭里古道旁的依不拉音古堡、县良种场附近的奥托科尔更城堡、别迭里布拉力烽火台等具有开发价值。

古驿站遗址

丝绸之路上的盖孜驿站遗址,为唐以前驿站遗址。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驿站的修建已有所记载。驿站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盖孜村,今中巴国际公路旁的盖孜河畔,为一连3间石头房子,从遗址看,可容10多人食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大驿站,由于其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和考古价值,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一书,称其为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葱岭古道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最古老的驿站。

石人墓石人墓和古岩画

在阿合奇县已发现两座石人墓,一处在巴什麦尔开其,墓已毁,墓前所立石人也已倒地。另一处在阿文库山洞西500米处,墓葬保存完好,墓前石人是利用一块长形天然大卵石刻成。石人面部类似突厥人形象,故被称作草原突厥石人。塔木哈塔西古岩画,位于阿合奇县城东南20余千米的木孜力克山沟。岩画刻在一块天然石块上,线条清晰,轮廓分明,画意十分抽象。

坎儿井遗迹

位于阿图什市阿扎克乡库木沙克的戈壁滩上。呈南北走向,长约6千米许,每隔10~20米有一竖井,井深8~10米,直径3米许,底部相通。坎儿井呈带状。由东向西平行分布,共有5条,总长度30余千米,共凿竖井200余眼,工程浩大。这是我国塔里木盆地西缘发现的唯一的坎儿井遗迹,虽已废弃不同,但却有较高的旅游、考察、研究价值。

阿图什天门景区

阿图什天门景区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省道309线南侧17千米,距离阿图什市75千米。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阿图什天门呈∩字型,宽约120米,高500余米,厚度无法丈量,形成一道天然的自然景观。

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

玉其塔什草原风景区位于乌恰县乌鲁恰提乡,距离乌恰县城250千米。是新疆南部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夏牧场,玉其塔什在柯尔克孜语意为三个石头,实为三座巨大的山峰,总面积约18平方千米。

阿克陶五彩山景区阿克陶五彩山景区位于阿克陶县奥依塔克镇西南方向的314国道旁,距离阿克陶县县城79千米。

白沙湖-白沙山景区

白沙湖-白沙山景区,白沙湖-白沙山景区位于阿克陶县布伦口乡,距离阿克陶县县城150千米。白沙山山前是布伦库勒湖,山后是恰克拉克湖。布伦库勒湖是新疆湿地自然文化景观,柯尔克孜语意为山脚落的湖。

地方特产

主要特产阿图什木纳格葡萄

巴仁杏

喀拉库赛甜瓜

其里克塔吾孜西瓜

加格达塔吾孜西瓜

阿图什无花果

赛尔根查拉斯(黄葡萄)

苏卡亚格里克(光皮杏)

赛买提玉鲁克(巴仁银杏)

克孜达拉斯(红杏)

克孜苦曼提(红杏)

麻依散杏

克孜勒托阿其(红桃)

英热尔下甫托勒(鲜蟠桃)

阿克夏甫桃

李光桃

阿克阿木提

库克阿木提

库托尔阿木提

皮拉克阿木提

红晕白毛桃

胡苑乃克

克孜达那曼(红葡萄)

阿克玉鲁克(白杏)

荣誉称号2018年12月21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4]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获评为五线城市。

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5]

参考资料
1克州简介·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2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中国行政区划网

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民政府网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克孜勒苏 克州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