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总结
文艺复兴长达两个世纪。在此期间,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不同政治社会背景下的绘画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场运动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文艺复兴初期(1400 – 1500),文艺复兴经典时期(1500 – 1520)和手法派时期(1520 – 1600)。
15世纪的意大利,新风格成为主导。此时,在欧洲其它地区,国际哥特式继续发展繁荣。但是,在社会、政治、科学领域巨大变革的推动下,艺术也必须推出新的表达方式。与中世纪相比,新时期的态度和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艺术方面也需要新的图像语言,来代表新的时代。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基督教王权向西方世界撤退。新兴的人文主义哲学,把人作为关注中心,神不再占据最重要角色。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背离了天主教信仰。恰恰相反,信仰依然,但是,在人与神的关系中,价值观发生了明显改变。
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原来世界比人们的想象更为广阔。此时的欧洲大国,中央集权日益加深,新大陆的发现进一步刺激了大国君主的欲望和野心。教宗不再是精神领袖,人们不再盲目效忠。此时的教宗国变成了一股政治力量,有的国家想与其结盟,有的国家则试图将其征服。最后,1440年左右,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术。在此之前一直受神职人员小心保护的知识终于得到普及。最重要的是,印刷术有助于发展新的科学思想或科学观点,人们不再一边倒地听信教会权威。欧洲人摆脱了封建主义的生活方式,商人与银行家在各大宫廷之间游走,开始进行国际化投资。艺术家们在新思潮的带动下,服务于各大宫廷,提升委托人的声望。同时,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然后将丰富的经验带回自己的家乡。最有才华的艺术家获得了相当高的荣誉与社会地位,对于中世纪的手工匠来说,这是无法想象的。
文艺复兴初期
15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中,与旧系统的决裂已经开始发生。首先,发明了透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解读方式。之后,古代艺术重见天日,艺术家们努力模仿并融入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塑、绘画。利用明暗渐变塑造体积感,同时,阴影则有助于各元素与背景融为一体。技术革新使得忠实描摹成为可能,令新的构图方法更加具有写实风格。人文主义带来对知识的渴望,促使艺术家追求完美,并在其中掺入数学、文学、神话和科学知识。意大利人在15世纪初发展出一种特殊的风格;不久之后,北方地区影响突显。一方面,意大利和布鲁日商人推动了北方艺术作品向南方的传播;另一方面,佛兰德地区的著名画家也受意大利各宫廷邀请南下旅行。当时,掌管意大利各君主国权力的大家族们纷纷开始修建“小书房”(用于收集艺术品的私人内室)。这种做法也是北方地区绘画占据上风的诱因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随着直线透视法的出现,绘画构图出现了巨大变化,为未来五个世纪的绘画呈现打下了基础。直到20世纪,立体派和抽象派才将这一制度打破,让艺术再次开始探索新的疆域。
在乔托之后,欧洲艺术家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绘画的二维空间中展现景深与三维错觉,尽可能地让图像效果接近人类视觉。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画家马萨乔、雕塑家多纳泰洛、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一个精确的数学体系:单点中央透视法。从此以后,画面上实现了地点、时间、情节的统一。哥特式构图从此变得毫无用处。新的图像借助新的艺术语言,诠释新的思维方式。场景中所有构造线条全都汇聚到消失点上,人不仅成为构图中心,同时也成为画面上独一无二的中心主题。这一点与人文主义哲学异曲同工。
透视发明于15世纪上半叶的佛罗伦萨。但是,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研究。在单点中央透视法之前,尝试过许多套体系。15世纪初已经研究出两点中央透视(画面中央有两个消失点)、两点偏侧透视(两个消失点分别位于画面左侧和右侧)、曲线透视(依据在凸面镜中看到的景象,越靠近画面中央,主体尺寸越大,带来强烈的动感效果)。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得到延用,其中一部分原因在于绘制过程中存在困难。
空气透视利用暖/冷色调渐变,同时,越靠近背景的部分越呈现气雾效果。北方画派经常使用这种透视方法。从达芬奇那一代开始,意大利画家受佛兰德艺术的影响,也开始使用这种透视方法。
人文主义还带来了肖像画的兴起。在此之前,由于宗教认为个体本身毫无重要性可言,因此禁止肖像画。权贵阶层希望自己的英名能够被永远传唱,因此肖像画也与历史画(宗教或神话场景)结合。起初是侧面肖像画,取景至肩部,背景上出现一些风景。之后,在佛兰德绘画的影响下,出现了四分之三肖像画。
文艺复兴初期的最后一个特点则是以古代为风尚,出现在建筑、雕塑、绘画中。艺术家通常也是学者,研究哲学以及古希腊罗马遗址,期望模仿那个时期的风格,融入自己的创作。非基督教艺术与基督教艺术融合,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愿望。当时的人们,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新的时代,想要与中世纪彻底决裂,必须通过图像来与古罗马帝国的过往辉煌产生连接。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第二代画家开始,例如曼泰尼亚或波提切利,艺术家们不断地模仿并吸收古代风格。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哲学中阐述的准则引领意大利绘画追求完美,无论是风景、肖像,还是人体的数学比例。例如,达芬奇《维特鲁威人》就是依照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文字绘制的。追求完美,追求呈现人之尊严:这就是意大利风格与北欧绘画之间的区别。
意大利人重视有思想、有哲理、深思熟虑的绘画,而佛兰德人则更重视借助富有表现力和诗意的图画来表达内心情感。从佛兰德画家的作品中,就能感知到他们对美的看法。那些人物如此鲜活,细节的勾勒如此用心,同样的精湛手法也出现在物品、材质、照明、灯光效果的呈现上。他们的肖像画不像意大利画家笔下那样理想化。皱纹、皮肤斑点、疙瘩、疤痕,全都尽数出现在画中。如此特殊的写实风格让他们画中人物如此鲜活,灵魂从画中流露,美感体现在真实之中。
15世纪下半叶,意大利画家仰慕佛兰德画家的娴熟技艺,在坚持南部绘画特有的美学理念的前提下,开始模仿佛兰德的绘画手法。
佛兰德的影响(特别是范艾克)也体现在意大利祭坛画的构图上。意大利传统祭坛画中,捐赠人原本被画在侧画联上。但是,受佛兰德艺术影响后,宗教场景与捐赠人出现在了同一空间中。油画最早来自于范艾克的画室。之后被全欧洲艺术家们采用。这种技法可以多次重新修整画面。而之前一直沿用的蛋彩画技法,使用蛋黄做粘合剂,很快就会干凝。从那时起,复杂的绘图终于不再有任何顾虑。
十五世纪的意大利
15世纪上半叶,在佛罗伦萨,人们首先感受到马萨乔与安杰利科修士庄重风格所掀起的第一场革命。最初仍能感受到哥特式绘画的影响,之后,随着画家们对透视数学法则的领悟,逐渐开始出现自己的个性。
在乌尔比诺,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在绘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他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通过科学法则演绎绘画。他的透视与光线研究让同时代的其他画家艳羡不已。
菲利波·利皮继承了马萨乔。他将画作中最重要的位置留给女性,同时对画作构图中的各元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了修改。
15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画家则是他的学生:桑德罗·波提切利。
他追随当时风行的人文主义,作为首批画家之一,率先在画作中融入古代图案,有时甚至直接从古典神话中提取场景。
安德雷亚·曼泰尼亚以波提切利为榜样,但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他为曼托瓦宫廷带来了新的风格,连带影响了费拉拉画派。
当时,统治君主国的那些大家族们很快便开始拥抱这场现代运动,作为赞助人,为当时最重要的那些画家提供支持。
菲利皮诺·利皮曾跟随波提切利学习,之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功成名就。不过,他依然延续了师傅的做法,图像周围有一圈和谐轮廓,人物造型相当温柔。
在这一代画家中,多梅尼科·基朗达约是公认的佛罗伦萨大师中的大师。对达芬奇等下一代画家影响深远。与波提切利一样,他也曾应召前往罗马,参加西斯汀圣堂的翻修。
佩鲁吉诺的特点则在于画面格外温柔,人物情感丰富,同时也是色调最丰富的那一位。从他的画坊中,将走出下个世纪初文艺复兴经典时期最重要的两位画家:平图里乔和拉斐尔。
最后,贝利尼家族为威尼斯的艺术打上了鲜明的印记。家族中最有名的乔万尼已经形成一种新的风格,比佛罗伦萨的风格更加愉快、更加鲜艳,造就了威尼斯绘画的特点。
北方的文艺复兴与佛兰德画派
意大利人从佛兰德原始派那里汲取了许多灵感,但同时期的佛兰德艺术却很少借鉴意大利。不过,北方各国的画家们依然从南方同行那里学到了古代或神话题材。佛兰德的复兴比意大利慢得多,首先体现在细腻的自然与材质细节上。此时的绘画并没有与中世纪彻底决裂,而是继续借鉴了中世纪的那些奇幻景象。
佛兰德文艺复兴创始人是范·艾克兄弟和罗希尔·范·德·魏登。
扬·范·艾克最初在马斯特里赫特经营。兄弟死后,他搬到了布鲁日,当时北方各国的经济中心。他主要为该地区的王臣宫廷服务,享有重要的社会地位。无论是肖像画还是自然风景,全都具有无可媲美的写实风格。他的作品,既朴素又温柔虔诚,被当作绘画风格的榜样,之后许多代佛兰德和意大利画家都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
在罗希尔·范·德·魏登身上,更能看出尼德兰的风格演变。他主要活跃于布鲁塞尔和鲁汶。他创建了布拉班特画派,从他的画坊中走出了许多重要画家。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汉斯·梅姆林。他留下了许多作品。与范艾克不同,他更注重纯熟的技法,而不是人物的内在个性。
不过,佛兰德文艺复兴时期最具魅力的画家当属耶罗尼米斯·博斯。他的大部分作品由不同寻常的图像组成,完全源自画家超凡的想象,混以比喻、神秘、奥义的语言。他来自荷兰最北部地区,当地宗教气氛相当严谨。因此,他的作品表达出颇具个性的虔诚,尖锐批评他所处的时代和当代众生。
他的特殊风格在下个世纪影响了许多画家,例如老勃鲁盖尔。这一位,除了宗教画之外,也曾描绘16世纪初佛兰德的农村景色,留下了许多迷人画作。
在德国,阿尔布雷希特·丢勒最初的作品深受哥特式风格影响,但是他逐步革新构图,创造出排有众多人物的新场景。意大利之行令他的风格更加精致、更加丰富多彩。除了油画和水彩画之外,他还制作过许多铜雕和木雕版画,以及蚀刻版画。
15和16世纪的德国大师中,不得不提老克拉纳赫。他的大多数作品展现当时的路德派思想,并为小汉斯·霍尔拜因所用。
小汉斯·霍尔拜因很快就形成了新的风格,从依然禁锢同代人的哥特思路中解放出来。他相当善于描摹自然,注重在肖像画中融入心理层面的内容。他热爱古代艺术,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接近意大利画家,但依然保留了北方风格所特有的处理手法。
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让·富凯、让·克卢埃。16世纪初,他的儿子弗朗索瓦继续以佛兰德的方法作画,非常注重描摹自然。直到手法派将影响力扩散到整个欧洲。
文艺复兴经典时期
文艺复兴经典时期对应拉斐尔的活跃时期(1500-1520)。在当时,拉斐尔的风格被所有人当作具象绘画语言的典范。当然,经典时期的风格并非拉斐尔一个人的发明,而是一个世纪之前由所有画家共同参与的研究成果、艺术进步。
概述
15世纪时提出了重大哲学问题并通过透视探索给出了解答。在1500年时,艺术风格逐渐体系化。当时所有主要画家都是如此,无论是已经步入中年的佩鲁吉诺和达芬奇,还是刚刚开始学习绘画、将这些大师当作榜样的年轻人。
当时的绘画已经完全融入人文主义,包含极为丰富的知识内容,塑造出与众不同的人类形象,同时也相当注重作品视觉效果与作品主题之间的一致性。画家必须掌握如实描摹真实世界的技法,同时还必须拥有特殊知识学问,这样才能实现图案与主题的结合。无论是宗教题材还是神话题材,都需要放在相关时代的背景中,所有人物也都采用古罗马时期的着装风格。
尽管所有图案都源自现实世界,但画作本身却必须能够传达特定的政治或宗教信息。所有这些元素在空间中进行排布,获得所需的叙述效果。场景组织使用对称原则以及嵌套三角构图。
人被赋予最重要的地位。意大利艺术家借助对完美的独特表达,塑造出一个刚正不阿的完美典范形象,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宗教、哲学、政治事业服务。
佛罗伦萨和罗马
16世纪初,罗马成为新的意大利艺术中心。佛罗伦萨的画家们应召来到这里为教宗服务。只有达芬奇一个人,远离当时伟大画家们必经的那种繁华富庶。他年轻时曾因太过现代而受到批评,而那种现代手法已然成为这一时期的准则。在多位人物呈现中,他引入新的动态机制,同一组的多个人物总是会同时参与同一个情节。利用晕涂技法,他能将人物与风景完美结合。而在风景方面,他也总是追求与众不同与神秘。前往法国之前,他把最著名的作品留在了米兰。在法国国王的宫廷里度过了余生。弗朗索瓦一世意识到达芬奇的天才,懂得如何利用他的绘画天赋以及建筑和工程才能。
在梵蒂冈,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竞争。
米开朗基罗更注重雕塑作品。在绘画领域,他的风格在于鲜明的轮廓和形体塑造,具有雕塑般的体积感。与达芬奇不同的是,他并不注重展现人物心灵。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绘画传达灵性方面的讯息。
拉斐尔与米开朗基罗不同。他借鉴了后者的动感和景深、佩鲁吉诺的细腻色调和温柔风格、达芬奇的晕涂技法。在底稿绘制中,他尽善尽美。当时的人公认拉斐尔是最伟大的画家。
威尼斯画派
佛罗伦萨绘画注重光滑的表面效果,而威尼斯风格的独特之处则在于色彩与质感。十五世纪末,威尼斯拥有极富个性的画风,色调与众不同,此外还使用了特殊的晕染与色彩对比。威尼斯兼具意大利、佛兰德、拜占庭的文化特点,潮流趋势自成一体,凭借贝利尼、提香等艺术家,在构图与打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路。这里并不遵循围绕中心人物对称构图的原则,而是采用更加偏斜的构造方式,但却能够带来同样的和谐感。
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画派受到手法派的诱惑,主要代表人物是丁托列托与维罗内塞。
乔万尼·贝利尼的特点在于散射光与鲜明对比色相结合。
乔尔乔内则善于利用明暗,在神秘的风景中营造非常明亮的光线。
与意大利其它地区一样,威尼斯绘画将真实与想象图案融合在一起,展现完美的画面。
在提香的作品中,色彩比底稿更为重要。通过色彩塑造实体感、氛围、甚至人物表情。
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肖像画家,提香在艺术舞台上与洛伦佐·洛托以及丁托列托竞争。
此时的丁托列托已经走上了手法派的道路,利用光影对比营造出一种金色色调。他的构图中,元素通常呈倾斜状态。
维罗内塞与他相反,坚持古典主义,同时采用充满爆炸力量、令人震惊的构图。
本流派著名画家
意大利 – 文艺复兴初期
安托内洛·达·梅西那[Antonello da Messina]
乔万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
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安杰利科修士[Fra Angelico]
多梅尼科·基朗达约[Domenico Ghirlandaio]
菲利波和菲利皮诺·利皮[Filippo / Filippino Lippi]
安德雷亚·曼泰尼亚[Andrea Mantegna]
马萨乔[Masaccio]
佩鲁吉诺[Perugino]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
安托尼奥和皮耶罗·波拉约洛[Antonio / Piero Pollaiuolo]
保罗·乌切洛[Paolo Uccello]
佛罗伦萨、罗马 – 文艺复兴经典时期
安德雷亚·德尔·萨尔托[Andrea del Sarto]
佩鲁吉诺[Perugino]
莱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
拉斐尔[Raphael]
科雷乔[Correggio]
北欧地区 – 文艺复兴初期
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
迪里克·鲍茨[Dieric Bouts]
罗伯特·坎平[Robert Campin]
彼得鲁斯·克里斯蒂[Petrus Christus]
赫拉德·大卫[Gérard David]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Albrecht Dürer]
让·富凯[Jean Fouquet]
汉斯·霍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
汉斯·梅姆林[Hans Memling]
许霍·范·德·古斯[Hugo van der Goes]
罗希尔·范·德·魏登[Rogier van der Weyden]
扬·范·艾克[Jan van Eyck]
威尼斯 – 文艺复兴经典时期
乔万尼·贝利尼[Giovanni Bellini]
洛伦佐·洛托[Lorenzo Lotto]
乔尔乔内[Giorgione]
提香[Titian]
丁托列托[Tintoretto]
维罗内塞[Veronese]
政治背景
法兰西王国
查理六世(1380 – 1422)
查理七世(1422 – 1461)
路易十一(1461 – 1483)
查理八世(1483 – 1498)
路易十二(1498 – 1515)
弗朗索瓦一世(1515 – 1547)
勃艮第公国
“勇敢”菲利普二世(1364 – 1404)
“无畏”约翰一世(1404 – 1419)
“好人”菲利普三世(1419 – 1467)
“莽撞”查理(1467 – 1477)
“莽撞”查理去世之后,路易十一将勃艮第公国并入法兰西王国。其北部地区由哈布斯堡家族控制。
神圣罗马帝国 – 哈布斯堡王朝: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1438 – 1439)
腓特烈三世(1440 – 1493)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486 – 1519)
佛罗伦萨
1434至1494年,共和国时期,由美第奇家族掌控。
1494至1498年,萨沃纳罗拉成立的宗教政权。
米兰(公国)
1447年之前,受维斯孔蒂家族控制,之后由斯福尔扎家族控制。其中,1494至1508年间由“黑脸”卢多维科统治
梵蒂冈
玛尔定五世(1417 – 1431)
安日纳四世(1431 – 1447)
尼各老五世(1447 – 1455)
加理多三世(1455 – 1458)
庇护二世(1485 – 1464)
保禄二世(1464 – 1471)
西斯笃四世(1471 – 1484)
依诺森八世(1484 – 1492)
亚历山大六世(1492 – 1503)
儒勒二世(1503 – 1513)
良十世(1513 – 1521)
那不勒斯(王国)
1442年之前,由卡佩家族安茹支系统治,之后并入阿拉贡王国。
查理八世到弗朗索瓦一世期间参与意大利战争。
音乐
最常见的音乐形式是重唱曲(madrigal)、经文歌(motet)、弥撒曲(messe)和清唱套曲(cantata)。
16世纪中期出现了中提琴。在此之前,最主要的乐器是维奥尔琴(viola da gamba)、竖琴(harp)、鲁特琴(lute)、齐特琴(zither)。
作曲家
雅各布·奥布雷赫特[Jacob Obrecht]
约汉尼斯·奥克赫姆[Johannes Ockeghem]
文学
莱翁·巴蒂斯塔·阿尔贝蒂[Leon Battista Alberti]
皮科·德拉·米兰多拉[Pico della Mirandola]
弗朗索瓦·维永
克莱芒·马罗[Clément Marot]
菲利普·德·科米纳[Philippe de Commines]
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
关于潘特西蕾的艺术文摘
Penthesileia,寄生在意大利/法国泛艺术史类纪录片、书籍、报刊上的野生翻译菌。
每日更新
2021年(不定期)阅读主题:揭开符号的面纱 | 解读欧洲文艺复兴后期/手法派/巴洛克/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托寓画及各种符号
周六主题:绘画流派微系列 | 以最简短文字介绍21个不可不知的绘画流派
周日主题:宗教画锦囊 | 明辨圣经场景与圣人形象
本文翻译自法文网站Histoire de l'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