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阿昌 阿昌族是什么意思啊

阿昌族特点: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水稻品种多、质量好,梁河地区的”毫安公”品种,过去曾号称”水稻之王”。阿昌族制造的铁器也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

其他习俗:

阿昌族丧俗。行土葬俗。少数患恶病或妇女难产而亡者,须先行火葬再棺木土葬。死于寨外者,忌抬回寨内。人死后殓棺时尸体忌人、猫、狗等动物跨越。死者可带生前喜爱之物殉葬,但忌带金属物,故死者生前镶牙也得敲掉。

阿昌族在举行丧礼时多由"活袍"主持,彻夜诵经,敲锣奏哀乐,高唱"孝歌"。出殡后,禁忌动锣、抬丧棒等,否则认为寨中又会死人。

百度百科-阿昌族的习俗与婚俗

阿昌族的民族风俗

阿昌族的民族风俗如下:

1、阿昌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寡妇可以改嫁,但不能带走夫家财产,其子女亦归夫家扶养。

2、阿昌族男女青年结婚的婚宴上,首先要请新娘的舅舅坐在上首,并摆上一盘用猪脑拌制的凉菜,酒宴后舅舅要送新娘一条约45千克的带猪尾巴的后腿,称为外家肉,表示新娘要永远不忘娘家的养育之恩。

3、阿昌族日食三餐,喜食酸性食品。过去青年男女有嚼烟、槟榔的习惯,牙齿往往被染成黑色,故又有齿黑为美的旧俗。

4、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

5、阿昌族各地节日众多。从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里可看到受汉、傣等民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的影响。户撒阿昌族的节日比较多,有赶摆、泼水节、进洼、出洼、烧白柴、火把节、换黄单、过新年、浇水花等,这些节日与小乘佛教信仰有关。其中,做摆活动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也是各村寨及阿昌族与傣族民间交往的重要方式。

阿昌族资料

大家都知道,四川等地的主要人口都是少数民族,而阿昌族就主要分布在云南,但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较少的7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待定,有梁河方言和户撒方言两种方言,兼通汉语、傣语等其他民族的语言或方言,但是没有民族文字,使用汉族文字汉字。

阿昌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梁河县囊宋阿昌族乡、九保阿昌族乡,其余分布于潞西、盈江、腾冲、龙陵、云龙等县。此外,在邻国缅甸也有部分阿昌族分布。

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总人口数为39555人。

【文学艺术】

阿昌族的文学艺术方面造诣很高,是部分少数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同样有很多著名的作品,而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民间口传文学丰富。

它们题材较广泛,有的反映宇宙与万物的起源;有的反映本民族的来源及历史;有的歌颂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压迫的斗争精神;有的赞扬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等。

其文学作品的种类有史诗、故事、歌谣、戏剧、神话传说等。

最著名的是神话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它是研究阿昌族古代哲学、文学及社会思想的重要资料。故事《选头人》、《兄弟打铁》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阿昌族人民的社会生活。

还有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把动物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特征。

阿昌族的戏曲受到汉、傣、白等民族文化影响,祈求五谷丰登,以农业祭祀为主题思想,演出时用本民族方言,深受大家喜爱。对歌是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十分喜欢的活动当然,对歌不仅仅是阿昌族男女喜欢的也是其他少数民族在过节时所喜欢的活动。

歌谣有习俗歌、情歌、苦歌、山歌等,押韵上口,感情真挚。

乐器有葫芦箫、洞箫、三弦、二胡、象脚鼓、锣、钹、唢呐等。其中葫芦萧是阿昌族男女在春节时来歌颂美好爱情以及喜迎春宵。

舞蹈以象脚鼓舞、耍狮子、玩春灯等更具民族特色。梁河阿昌族的传统体育有射箭、武术、打拳、舞棍及青龙大刀等。其中,脚鼓舞、耍狮子则是阿昌族人民一直以来所传承,成为旅游业的一大特色。

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图案美观,制作精细。特别是雕刻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上棉,都可看见雕刻着各种动、植物,形象生动。

此外建筑和绘画也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阿昌族的绘画艺术,大多与宗教有关。人们在佛龛及一些祭祀器物上彩绘了太阳、月亮、树、花等图案,绘在建筑物上的山水、花鸟、人物画也较有特色

阿昌族有什么习性

阿昌族素以好客而闻名。

好客的特征又体现在以酒待客上,如果亲戚、好朋友来家里,一定要请他们喝米酒、吃饭,倾其所有,方能表示自己对客人的尊重和诚心。有贵宾自远方来,还要在村口请他喝进寨酒。

阿昌族无论是亲戚、邻居、朋友大家经常往来,谁家办红白喜事、建房盖屋,大家都主动前去帮忙。在阿昌族寨子里,在岁末农闲时,年轻人结婚办喜事的较多,发婚宴喜帖之风气较盛。

人们礼尚往来,守望相助,平时往来互赠的礼物是糖果、饼干、饮料等。在参加婚礼时,可送钱,也可送日常生活用品。

阿昌族的建筑:

阿昌族多居住在坝区和半山区,村寨一般选择在有阳光、水源充足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前,阿昌族人民的生活较苦,大多数人住茅草房,即以竹、木为屋架,篱笆糊泥为墙,茅草盖顶。1949年以后,茅草房逐步减少,改革开放以来,基本绝迹。

典型的阿昌族住房是正房加两纵厢房、一堵照壁的四合院。一般为土木结构瓦房或砖木结构瓦房,有的还建砖混结构的平顶房。正房讲究座向,住宅大门保持迎山开门的古风遗俗。正房一般有三间,正房中间为堂屋,设有神龛、火塘,是饮食、取暖、会客祭祀的场所。

赞(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angcongsoon@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17攻略 » 阿昌 阿昌族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