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此前从未听说过金庸,仅是过去一天,铺天盖地的文章足够向你完整勾勒出他的一生,并顺着这些线索大概搭出属于他的人生轨迹。94年,将近35000个日子,如此简单轻易,悉数尽显。
太快了,时代的快通常吞噬人的感知力,人们对于痛的忍耐度似乎正在不断强化,而停下来细细回味变成一种奢侈。
2018年,多位大师仙逝,让人扼腕痛惜,发出“90后已经开始失去”的慨叹。失去固然可惜,但我想说,其实每一份每一秒我们都在失去。前段时间,一个项目需要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年大事件,我看到每一年都有很多大师在离去。只不过我们无缘与离去的人在时空里交叠关联,所以失去一词与我们显得格格不入,继而被我们束之高阁。
不必伤感,从我们开始降临世间那一刻,就开始失去,众生平等。失去胶原蛋白,失去青春期指尖分泌的油脂,失去水分,失去童声,失去好奇,失去期望,直至失去生命。
严格来说,我第一部看的武侠小说不是金庸的作品,是古龙的《小李飞刀》,小时赋闲在家在大哥的书房翻出。在此之前,对江湖打打杀杀多少有点嗤之以鼻,谁知这本书竟打开我对武侠小说的兴趣。
于我对武侠世界,古龙是领路人,金庸是陪行者。关于失去这一课,金庸老先生早在他的作品写下,让我们自己逐一发现,人生之路慢慢体会。
《雪山飞狐》里,胡斐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子,程灵素和袁紫衣,一个早逝一个离去。书中最后结局只留下胡斐一人伫立在父母坟墓前,宛如一尊塑像。
一方面,胡斐与袁紫衣两情相悦却不得不黯然道别,永难相见;一方面程灵素对胡斐一往情深,自己对她负有道义上的责任,但无以为报。程灵素为挽救他而付出生命,胡斐也就永失报答机会。
生离死别,失去的形式总有不同的面孔出现。
《连城诀》把主题着重放在了人性之恶。狄云本性憨厚、质朴、单纯又有些一根筋的执拗,与师妹戚芳青梅竹马。无意卷入万、戚同门师弟勾心斗角的漩涡,后来又因为憨直傻气招来杀身之祸,师父不知所踪,自己受尽人间苦楚与折磨。
目睹万震山、言达平和戚长发之间为了争夺《连城剑谱》而火拼,救下师父后,师父反而要杀他。到花铁干、凌知府和汪啸风抢夺宝藏时,一个个毒发身亡,狄云才看清世事人心。最后带上师妹的女儿“空心菜”远离江湖,隐世为生,于是重返藏边雪谷,却发现水笙一直在等他。
以经历人性之恶为代价来失去初始的纯真,是对一个人最大的残忍。
金庸的作品中,不少角色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射雕英雄传》里,梅超风与“江南七怪”激战过程中被柯镇恶暗算双眼失明;欧阳锋后半生成为间歇性失忆症病人。《神雕侠侣》的杨过因郭芙一时激愤被斩断右臂,《天龙八部》里的大理国太子段延庆,《倚天屠龙记》中的金毛狮王谢逊被殷素素用暗器刺瞎双眼,修炼七星拳导致自己变成间歇性狂躁症患者
这些行走江湖的人,性格各异,命运也大不相同。先不论他们忠奸好坏,身体的不健全,并没有让他们消沉,此后多多少少习得新的武功。
失去健康不过是人之常情,比较重要的是负重冷静前行。
《碧血剑》里的袁承志在闯荡江湖过程中,个人复仇和国家命运紧密关联,交织在一起。故事发生在明末,被冤杀的大将袁崇焕之子袁承志和华山派帮助闯王,一起夺取大明江山,在此过程中,引起一系列江湖恩怨。
袁承志协助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北京后,闯军军纪败坏,奸淫掳掠无所不为,闯王亦沉淫于美酒女色,甚至听信谗言杀害了袁承志的挚友——忠心耿耿的李岩。清兵入关后闯王溃不成军,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转瞬惨败。袁承志意兴萧索,与青青及当日一同征战的众豪杰飘流海外,赴异域重辟天地。
大学时期老师讲到这一本,到现在为止还清楚记得袁承志漂泊在外,茫然四顾,家国尽失的痛苦。
在失去国家面前,个人名义的失去往往被缩小至无暇顾及。
常说人在行将就木的时候会出现走马灯,但在这个时代,不需要等到那个时刻。凡是在时代流转中留下一笔的人物,偶有声息传出,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完成一次走马灯,重温往日成长痕迹。
谢谢金庸老先生,创作出如此多文学作品,为读过作品的人展现几十种甚至几百种人生的样子,个中养分任我们自由汲取。
我相信多数故事,都有告诉大家失去是人生常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面对失去,不必感伤如此,珍惜当下足矣。
侠骨已逝,侠影永存;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图片 / 部分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改
识别关注,一起坐地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