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麦冬
麦冬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品药物,同时,也是一直被人们称为生于阶沿,用为上品的养生佳品。我们所熟悉的那枣核形的药材,则是来自于其的肉质块茎。麦冬在河南禹州被人民称为禹韭。
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
人们称此草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不死药。
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由它作为主要成分的生脉散药剂,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生脉或复脉的效果。
麦冬什么时候采收
四川麦冬栽种后,第二年4月即可收获。浙江麦冬则在栽后第三年或第四年收获
麦冬什么时候收获?
四川麦冬栽种后,第2年4月即可收获。浙江迈隆则在栽后第三年或第四年收获。
盆栽麦冬什么时间可以收获
麦冬于栽后第2年或第3年的4月上中旬收获。选晴天先用犁翻耕土壤25厘米,使麦冬翻出,抖去泥土,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箩筐内,置流水中用脚踩搓淘净泥沙。将洗净的麦冬摊放在晒席或晒场上暴晒,干后再用手轻轻揉搓,再出晒,如此反复几次,直至搓掉须根,用筛子筛去杂质即成。若遇阴雨天,可用40℃-50℃文火烘10-20小时,取出放几天,再烘至全干,筛去杂质即成商品。一般可亩产干麦冬150公斤左右,高产时达250公斤。麦冬以粒大而长、形似棱状、肉实色黄白者为佳
麦冬什么时候摘才能果实饱满
麦冬的花期5-8月,果期8-9月,一年即可收获。麦冬干燥的块根可作药用,具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等功效。主要在我国南方地区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
麦冬为常绿植物,耐寒冷,冬季-10℃植株不会受冻害。一年四季均可生长。麦冬喜温暖湿润气候,炎热夏季,温度高于35℃生长受到抑制。适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或砂质土壤中生长,过砂、过黏或酸性土壤生长不良。春季栽后15天抽叶返青,25天生长出营养根,栽后3个月开始分蘖,开花时地下块根开始形成,9~10月为生长块根盛期,11月为块根膨大期,1~2月膨大缓慢,第二年3~4月随气温升高迅速膨大。
北方地区春分至清明期间,南方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栽种为宜。边收边栽。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壮苗,切下块根和须根,分成单株,,用水稍浸即可栽植。在整好的畦内,基部对齐,每穴放苗3株,使株间稍分开,垂直栽下。回填至叶基部踏实,做到地平苗正。种苗不能不能栽得太浅,如基部高于地面,易被晒死;栽得过深,会使结块根少。
麦冬栽种后,第二年4月即可收获。选晴天,将麦冬全株翻出土面,然后抖落根部泥土,洗净泥沙,将洗净的块根放在晒席上或晒场上曝晒,晒干水汽后,去尽须根为止,干燥后即可。如遇阴雨天,可用烘干。麦冬以无须根、无杂质、无霉变,以粒长大、外表色黄白、肉厚、无油子者为佳。
麦冬什么时间采收?
中国小麦产区,主要有北方冬麦区和南方冬麦区。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分布于中国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各省区。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一般以种植水稻为主,种植冬小麦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主要集中于中国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冬小麦也就是秋末、冬初种植的小麦。秋末冬初播种,春末夏初收获。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10月上旬,生育期230天左右,翌年6月份左右收获。春小麦,主要是春天播种的小麦。一般春播,秋收。播种时间,通常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春小麦生长期短,从播种到收获约90多天。